1730 要掏苏联人的技术经验,得先学他们的语言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光秃秃的山上,都是被他们种上了很多的植物,看起来也不再荒凉。

“我们有足够的翻译吗?”谢凯最担心的是这个。

国内俄语翻译人才缺乏非常严重。

基地招的不少,需求量也大。

“每个苏联技术员都配备一名翻译不现实,每个车间配备几名,或则岗位人员多的配备一名翻译,还是可以解决的。这些翻译不需要像技术资料翻译那样高,只要把大体意思表达清楚,就没问题。何况咱们基地不少技术人员是懂俄语的……”

孙玉成也知道现在全国都缺俄语翻译的事实。

别人缺,基地不缺。

整个基地里除了新修的房子,变化并不是很大。

小区前面不远处那片原来是属于分配不到房子,家庭人口有比较多,利用石头跟泥土建设的院子,依然存在着。

莫齐的家,已经不住这边了。

现在这些房子都空着。

不过,基地在这边新修了一座幼儿园,苏式结构,看起来如同城堡一样,唯独颜色不是红色,而是跟整个基地一样的颜色——黄褐色。

“这里成了整个基地的幼儿园,几年前就变成了双语教学,俄语跟咱们汉语。让苏联小朋友能无障碍跟咱们基地的孩子交流……”

郑宇成在这事上很得瑟。

谢凯没理会他,所谓的双语,都时扯淡。

当他进了幼儿园后,听到老师居然用俄语跟汉语带孩子玩游戏,很多小孩甚至可以用简单的俄语交流,谢凯才明白,郑宇成这事儿还真不是吹牛,比起外面那些打着双语教学骗学费的幼儿园靠谱太多了。

“咱基地啥时候开始推广俄语了?”

谢凯还真不知道这事情。

至少他以前上幼儿园时基地的幼儿园老师是没有这水平的。

他儿子莫齐不愿意送回基地上学,毕竟他们都很少时候在基地,自然不了解基地的情况。

“几年前咱缺乏俄语翻译的专业人才开始。招聘来的苏联技术员以后要在咱们基地生活,不仅他们要学汉语,咱们也要学俄语不是?不是说学外语是二十一世纪必备技能?国家领导都说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郑宇成教训着谢凯,“年轻人,要上进,要学习,眼光要放长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