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0 找人当筹码也不容易啊

作者:葫芦村人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没有说完,大家都知道他的潜台词。

国内航空工业人才不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从建国到现在,都困扰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而要命的是,404还特么疯狂地挖人!

别到时候404帮着引进了,然后说什么让112厂跟601所用技术人才去补偿。

那样一来,引进了技术,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消化完成的。

“人才不够就培训,不能因为人不够就放弃机会,失去机会以后将再难以得到。当然,我们可以保证,以后只合作,不再挖你们的人。”

谢凯做出了承诺。

挖人这事儿,本来就是他出的馊主意。

到目前,国内整个航空工业都被他们给挖到了怨声载道的程度,再挖下去,404肯定要挨收拾。

到目前,404其实也不需要挖人了。

赵玉军等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谢凯的锄头,已经挥舞到了苏联国内。

只要苏联一倒下,通过跟苏联的技术合作,可以充分地了解到苏联国内相关专家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情况,那时候稍微勾勾指头,苏联专机跟核心技术人员,就是404的了……

国内确实在航空工业领域用人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口。

404动不动挖其它兄弟单位核心技术人员的事情也是事实,这方面的技术人员本来就难以培养。

听着谢凯承诺,其他人虽然不放心,不信任,也没法表示什么。

难道告诉谢凯,咱们不相信你的节操?

“既然是引进技术,在引进过程中,让年轻的技术人员参与进来,用以老带新的方式,一个老人带数名新人,这样一来,十年后,我们就会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优秀技术骨干,而在跟苏联的合作中,大量派遣技术人员到苏联学习……“

谢凯的这一说法得到了赵峥的认可。

连赵玉军也觉得是这是好办法。

112厂一直都是采用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航空工业的单位,只要是战机相关的,等都是从112厂分出去,112厂几乎孵化了国内所有的战机制造单位,不断地为整个国家航空制造提供人才,最终依然还是国内航空工业实力最雄厚的单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