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点了点头:“仅凭一封书信当然不能认定允熥与此事有关,但同样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与此事无关。
到底有没有关?其实只在陛下的一念之间!”
常升愕然叫道:“也就是说陛下手里举着一把刀,他砍不砍?什么时候砍?就看他心情了?”
傅友德缓缓点头:“如此分析,所谓的三法司会审,不过就是一个幌子了,陛下早就知道他们根本就查不出个所以然。”
“可是陛下为何要绕这么大个圈子来做这件事情呢?”
郭英疑惑道:“今日封朱允炆为淮王,不是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了吗?”
说起这件事,所有人神色都有些黯然。
开府议事不同寻常,这种操作基本上就是为了下一任的皇帝接班人量身打造的。
这个道理任何人都明白。
可若是朱元璋真的已经打定了主意让朱允炆成为接班人,又何必费这么多手脚,弄出个三法司会审?
且不说把朱允熥怎么样,直接晾在一边不就得了!
难道谁还敢有意见?
傅友德望着李善长,有些踌躇的问道:“照你所说,陛下要用这件事情压着我们,到底用意何在?”
李善长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凛然笑道:“大概是不想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早点死吧。”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心中同时一凛,他们都明白李善长这句话里的意思。
自古皇位之争都是残酷无比的,失败者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死亡!
朱允熥若是败了,他们这些人必死无疑!
可一个人若是明知道自己要死了,会做出什么反应?
何况他们这些人都不是普通人,一旦做出了反应,估计就连朱元璋都会感到头皮发麻。
所以朱元璋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来处理这些棘手的问题。
而朱允熥就是创造这个缓冲时间的关键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