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方报社,社长将主编叫到了办公室里。
“老赵,这里有几篇有关希望工程的报道,你拿去深度挖掘一下,写一篇新的报道,明天发出去。”社长将几份报纸递给了主编。
“社长,我们主要向哪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主编开口无奈的。
“这几篇报道,都提到了一个民营企业家,他向希望工程捐款了一个亿,这种有良心的企业家,要着重的突出一下!”社长开口说道。
“明白了!”主编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随后小声问道:“社长,咱们又接到大广告了?”
社长则压低了声音,接着说道:“人家本来就是咱们的广告客户,而且这一次,还给印刷厂那边带来了一笔新业务!
印刷厂那边效益一直都不太好,这笔业务做成了,最起码年终奖金是有了。到时候咱们报社上上下下,都能过个好年!”
……
一个亿的捐款砸下去,再加上李卫东暗中的推波助澜,很多报刊上,都开始大肆的宣传李卫东捐款的事迹。
舆论风向一夜之间就变了,原本对李卫东的口诛笔伐,全都消失不见,转而开始说李卫东是一个良心企业家。
带节奏这种事情,很容易就带偏的。即便是在后世网络时代,资讯可以迅速流通和传播,普通老百姓也很难有自己的判断,往往都是被媒体带风向。
而在九十年代,自媒体还没有兴起,传统媒体掌握了几乎全部的话语权,自然能够轻松的把控舆论风向。
一个亿的捐款,在当时而言,绝对是一颗震撼弹。单单这个数字,就值得媒体去大肆的追踪炒作。
更何况捐款目标还是希望工程,这么有正能量的事情,当然要多报道才对。
……
周一,虽然还没到中午,但是赵亮却早早的来到了报社的食堂。
今天的食堂里有赵亮最喜欢吃的红烧排骨,所以赵亮要早些来,先挑几块肉多的肋骨条,要是来晚的话,就只剩下肉少的大块骨了。
喜欢吃红烧排骨也不止赵亮一人,有几个手头上没事的记者,也提前来到了食堂。
还没开饭,几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小赵,你之前做的那个千万美金外汇流失的专题,怎么没动静了?”终于有人问起了这个问题。
“被领导毙掉了!”赵亮很是不服气的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那个李卫东竟然买通了那么多媒体,帮他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