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你通知各车间,实习生来了以后不要苛责,更不要觉得他们是免费劳动力,要对人家好一些,能教的就多教几句。
另外让各车间主任留意一下好的苗子,可以提前跟他们谈一下毕业后入职的事情,争取把比较优秀的学员,全都留在咱们厂里!”
……
到了需要用人的时候,技校的作用再一次显现出来。
这些技校的学生,虽然还没有毕业,但好歹是接受过一些专业培训的,到了工厂里,完全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
悟性好的学员,跟着老师傅多学一点,说不定能胜任一些普通的工作。
而实习生的加入,也解放了那些正式的工人,他们无需去做那些简单的工作,这也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中国的制造业还需要十几年,才会开始向自动化转型,而在此之前,工厂还是得需要大量的工人。
这十几年也正是中国制造业飞速发展的时期。
而这十几年的时间,中国虽然发展出了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并且成为了世界工厂,但是缺少技工的问题始终是存在的。
高级技工一直都是十分紧缺的,随便一个高级技工,到了工厂里都是宝贝。
中级技工和低级技工的缺口同样很大,虽然这些中、初级技工的工作时间会比较长,劳动强度也会很大,工资未必有多高,但工厂对于技术工人还是来者不拒的。
因此国内的职业技术培训也火了十几年,不光是学开挖掘机的、学烹饪面点的和学美容美发的人不少,像是各种机床的使用,也是职业技校的热门专业。
李卫东比较擅长未雨绸缪,他当年年投资技校,也是希望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技校可以为自己麾下的企业提供技术人才。
根据李卫东的计划,这一招布局大概要等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才会用得上,没想到一笔印度大订单,却让他提前启用了这枚棋子。
……
李铁牛原本是打算去当兵的,结果报了名,却没有被选中。于是他便来到技校学机床操作,好歹也算是一门吃饭的手艺。
在这一批学院当中,李铁牛并不是最聪明的,好在他这个人比较老实,学习的时候也不会偷懒,所以在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之后,李铁牛终于进入到实地操作的学习阶段。
然而李铁牛才摸了几天的机床,便接到通知,说要去工厂实习。
李铁牛是个老实孩子,也不懂,也不敢问,就收拾了行李,莫名其妙的走上了一辆大白车,随后被带到了富康工程的工厂里。
然后李铁牛便被分到了车间里,跟随一名姓郑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