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又一笔代理生意

作者:七死八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然而让钢铁厂没想到的是,等到了第二年,啤酒厂竟然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怎么办?

他去找水泥厂去要那批钢材款,水泥厂说我还头疼呢,因为啤酒厂倒闭,我都有一部分水泥款没要回来,你让我到哪里说理去……

当年的三角债,很多其实就是这样产生的。

等到了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虽然咱们国家虽然已经决定转型,但过去的惯性还是巨大,以至于三角债的问题相当严重,简直就成为一团乱麻,成为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顽疾。

其实不仅仅是咱们国家,包括老毛子在内的前东欧国家,到那个时候都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

而对于这个顽疾,包括老毛子在内的东欧国家,他们接受了西方“自由世界”给他们开出的药方,那就就是大名鼎鼎兼臭名昭著的“休克疗法”。

只有咱们国家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

虽然是一团乱麻,但我们就一点一点耐心清理,并在这个时候主动发挥货币和金融的作用,协调各大银行投入一笔启动资金,专门用来给三角债解套。

就这样一点一点清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清理,花了好几年的时间,终于把这团乱麻基本清理干净。

这就是这个年代大家耳熟能详的“软着陆”。

“软着陆”的意义很大,不仅意味着咱们国家的经济成功转型,由计划经济真正过渡到市场经济,并且也为今后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嗯,西方提出“休克疗法”的那个家伙,连那种人都能获得诺贝尔的经济奖,所以李达康会说,带领咱们国家经济“软着陆”的人,秒杀他一百次都没问题。

李达康和几个香江人一通神侃,却是学校的传真已经来了。

确认过潘校长的授权书,双方正式签字,这第一份代理合同算是终于搞定了。

不一会,老尤几个人也来到这边,见到这件事情已经搞定,很高兴,然后通知大家,晚上是彤叔做东请客,并且是单请中标的团队,请大家做好准备。

这个李达康却是早就知道,他过来的第一天,就从谢流生那里知道了香江这边的基本安排。

因此他对曾老师使个眼色,提醒她这又是一场戏,到了晚上,太古那边会有人对她表示欣赏,然后“盛情邀请“她留在香江发展。

曾老师微微点头表示知道,然后莫名其妙丢给李达康一个白眼,一副“你就是想把我一个人丢在香江”的表情。

然而在这个时候,李达康却暂时没空安抚她的,因为在刚才的神侃中,他已经给了怡和老戴一点暗示,隐约表达一点想继续合作的意思。

很明显,老戴收到了李达康的暗示。

由于李达康之前在香江实习的事,其实老戴并不是非常了解,而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这当然让老戴充满好奇,他完全搞不清这个大陆年青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