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到了后世以后,这家公司已经没几个人知道了,然而这个“仙童”,可是号称硅谷的西点军校,从英特尔到amd、然后从atmel到kpcb,一众巨老的创始人都在仙童工作过。在整个美帝美国半导体行业里,与仙童有关的公司达到400家之多。
见到李达康对这些基本功课做的比较充分,老廖也就不过多废话了,他开始涉及一些更深入的话题,只见他突然转移话题,冲李达康微微一笑道:
“达康,我看过你那篇文章,分析得很好,视角很独特。”
李达康一愣:“哪篇文章?”
老廖笑道:“我是在外事部门工作,当然是关注和外事工作有关的问题,达康,我记得你站在宗教的角度,分析西方的新教徒为什么比天主教徒更抠门,可是你又说,假如和rb人相比,那连新教徒都算是大方的了,我觉得你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达康,你知道rb人为什么那么抠门吗?”
“这个……”
李达康很诚恳的盯着老廖:
“正要向廖教授请教。”
这时候的老廖还显得很谦虚:
“请教不敢,咱们还是相互探讨吧,我给你讲几个故事,呵呵,是真正的“故事”,这是在真实历史中,在rb社会发生的故事,听完这几个事例,也许你就会有所启发。”
廖专家顿了顿:
“在1963年,对,就是在nec向美国仙童购买平面光刻工艺的第二年,rb政府做了一个非常“rb”的决定:要求nec将仙童技术对所有日本电子企业开放。随后,rb的通产省一边成立工业技术院,牵头攻关技术;一边颁布“电子工业振兴措施”,限制外资进入,保护本国市场。”
老廖顿了顿:“rb的这种做法还是很有效果,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等到了第二年的1964年,美帝半导体美国巨头德州仪器进军rb市场,结果软磨硬泡了四年,最终也只能咬牙签了个“不平等条约”:当年的具体条件是这样,德仪在rb只能成立合资公司,交出核心技术,还要公开所有专利,并且市占率不能超过10%。”
听老廖说到这里,李达康的眉头不自觉就邹了起来,看来自己接下来的rb之行,又是一个地狱级难度的任务啊。
李达康甚至认为,这个任务的难度,甚至还要超过香江的黑水崖项目。
很明显,因为从一开始,rb的电子技术或者说半导体行业,就带有非常鲜明的国家意志。
而研究过“复杂经济学”的李达康,他当然知道一个道理:相比逐利的产业资本,国家意志无疑更适合主导高资本密度、高人才密度的“国运”产业。
而另一边,就李达康个人认为,国家意志又与国家性格一脉相承。
所以那些自私、封闭、保守的“岛国基因”,也不可避免地融进rb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血脉当中。
不用多说了,国家意志加岛国基因,这就是rb人为什么那么抠门的原因,而这样的基因,其实也为他们在这个行业日后的衰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当然喽,作为李达康来说,rb日后衰不衰败他不关心,他是关心自己接下来的rb之行啊,和这样一群人打交道,李达康知道想从他们手中掏点好东西,这个难度真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