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敌人也是有优点的

作者:七死八活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无他,因为李达康是个围棋爱好者,而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就叫做“富士通杯”,正是这个富士通公司提供赞助,从1988年第一届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前世的李达康尽管只是个土木狗,他其实并不太清楚富士通的主营业务,却并不妨碍他知道这家公司的大名。

不仅如此,通过最近的努力做功课,李达康还知道了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内情,比如85年时候着名的“广场协定”,美国老为什么要逼rb人签这样一个协议呢?这其实就和这个富士通公司有关。

当年的富士通公司干了一件事,那件事直接成为一个导火索,这才有了对后世影响甚广的“广场协定”。

这件事说来话长,前文已经说了,rb人正式拥有集成电路制造能力,那是从62年,rbnec向美国仙童购买平面光刻工艺开始算起,然后rb人做了一个很有rb特色的决定,要求nec公司把这个技术像所有本国同行开放。

而在这其中,就有这家富士通公司,当时掌握平面光刻工艺的七家rb公司,就成为大名鼎鼎的“电子七姐妹”。

然后等时间来到70年代,从仙童分家出去的英特尔用半导体晶体管替代磁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成熟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世界电子工业正式进入半导体时代。

当时的rb政府里面还是有高人,他们敏锐地察觉到,机会来了,因为新的赛道已经出现。

于是在接下来,rb通产省立刻成立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所,政府出资320亿,企业筹集400亿,涵盖了日立、富士通、东芝、三菱、nec等日本最强电子企业。

他们打破企业壁垒,协作推进,通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只有到了具体生产环节,这才再各家走自己的路。

啧啧,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尽管李达康内心不喜欢小rb,但rb人还是有些优点值得学习的。

比如看到以上事例的时候,李达康当时就想起后世一个很流行的词:内卷。

李达康当时就奇了怪了,70年代的rb,这些rb电子公司怎么就没卷起来呢,还能采用这样一种方式共同发展?

而rb人的这个优点,在等到80年代的时候就看到了明显效果。

等到了10多年前的80年代,walkman与富士的胶卷占领全球,索尼则是全球高端电视的代名词,芯片的原料硅片、生产硅片的坩埚、甚至工业皇冠的明珠光刻机,都烙印着浓厚的日本元素。

就连发明光刻机的始祖,美帝的gca、k&s和kasper,也被尼康卡了脖子。

简而言之一句话,80年代的rb嚣张一时,不仅仅是半导体产业,大多美国企业却被rb摁在地上反复摩擦。

然后在接下来,rb人在美帝展开了如火如荼的买买买活动。

三菱财团花费14亿美元,收购象征“美国财富”洛克菲勒中心大厦。

索尼以60亿美元天价,收购被称为“美国灵魂”的好来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另外还有松下出资61亿美元,收购了美国mca公司(美国环球影业公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