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奴婢就不知道了。”
武媚娘心中轻咦,难道自己刚刚看错了?
罢了,或许是本宫眼花了……他怎么可能是真男人……
……
科举之日。
秘书省殿门外。
众多考生早已聚集,泾渭分明站着两拨人。
一帮人身穿锦衣华服,不断谈笑,是国子六学的官学考生,贵胄子弟。
而另一帮人大都穿着简谱儒衫,是各州县通过秋闱的乡贡考生,寒门子弟。
贵胄子弟圈子里,绝大多数人都围着一个人,眼神带着好奇带着钦佩。不断恭维此人。
“崔兄,多谢相送,你一大早就来送我们参加科考,小弟心中实在感动。”
“是呀,多亏了崔兄,让我等沾染不少才气,想来此次科考一定更为顺利。”
“崔兄竟然是渝满长安的清平调的作诗人,小弟实在是佩服至极。”
“......”
被众人围着的正是清河崔氏的崔安山,在之前崔安山的晚宴上,他应了一众才子的要求,前来送他们进考场。
一帮才子佳人不断夸他诗好才气滔天,吹捧他乃人间诗中仙人,他的神情越发得意,心中飘飘然。
“能有幸认识崔兄,真乃小弟的福气呀。”
朱诚孝笑道:
“不过,昨日我听闻,有宵小之辈冒名顶替崔兄的清平调作诗人,简直是让人不齿。”
“哦?还有这等事?没想到世间还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旁边一考生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