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疆摸出一瓶丹药。
「知我者谓我心忧,赵爱卿懂我。」李治笑着接过丹药。
赵无疆淡淡道:「皇上,你是一国之君,当心龙体。」
「放心放心!」李治点头,将一本奏章递给赵无疆:「赵爱卿看看,不知赵爱卿有什么建议?」
赵无疆接过奏章,是许敬宗和鸿胪寺卿联手所呈。
奏章上是大唐东部边陲的小国新罗的求援信。
百济国为了吞并身旁的新罗,用利益联手北方的高句丽和越海之东的扶桑,企图进攻新罗。
新罗素来朝贡大唐,于是向大唐求援,并且将自己的皇储太子送到长安寻求保护。
李治问赵无疆的建议,是在问他,对援助新罗持何意见。
「可以打,但难打。」赵无疆认真道:
「如今苏大将军和程大将军正西征,薛仁贵大将军正在攻打回仡,如今并无大将在,故难打!
但新罗素来朝贡我大唐,若是不应援,会失大唐的威严,并且高句丽能和百济扶桑联手一次,也能联手第二次,微臣担心他们欲对大唐不轨!
此次联手打新罗,是对我大唐的一次试探,试探我大唐的底线!」
李治点头,若有所思,随后道:
「赵爱卿与长孙无忌等人想法倒是近似,他们也是相同的看法,甚至向朕举荐了一人。不知赵爱卿也有举荐之人?」
「刘仁轨!」赵无疆思索一番道。
刘仁轨,虽近60岁,但是个行军打仗的天才人物。
最重要的是,赵无疆曾通读史书,知道攻打小日本一役中,刘仁轨功不可没。
尽管这个世界并不完全按照史书发展,比如这场求援,应该发生在数年后,但赵无疆却隐隐抓住了其中规律,那就是,仁者仁,鄙者鄙。
该有的才
能秉性,自然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