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赌一个香吻

作者:长芦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各地义军纷纷前来营救,曾子城大人便顺势而为,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略,而陈玉城却坚壁不出,最终安庆变成了一座孤城。

当时丁公对起义军失望透顶,于是和三百多名士兵跳下安庆城墙归顺了清军。

曾子城起初并不信任丁公,每次出战都让这三百勇士站在队列最前面,所有人都灰心的时候,丁公却认为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在战斗中锐意进取,奋勇争先,最后不但打消了曾子城的疑虑,予以重用。

后来在李章桐大人在组建湘军的时候,丁公又被推荐到了李大人的麾下。

然而天不遂人愿,清政府的裁军把丁公裁回了老家,丁公为此苦闷不已,他的妻子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有见识的女子。

她安慰丁公:“我们家有数亩薄田,足够吃饱肚子,大丈夫建功立业,自然会有机会的,暂且等待。”丁公于是选择了蛰伏。

数年过后,李大人受命组建海军,便重新起用了丁公,并让丁公前往欧洲学习海军,于是丁公全力投入到海军创建的事宜之中。

在英国,他觐见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拜访了英国海军司令和高级军官,并与当时一些著名的军舰设计师会面,甚至特意绕道德国,参观了建造中的海军旗舰。

及至海军成军,丁公自然成为海军提督的最佳人选,他带着邓将军和我父亲征战海疆,屡立战功。

只是这个提督也不能所有的事情说了算,朝廷安排了许多根本不称职的人做了舰长,父亲曾多次跟丁公提及,丁公也只是一声叹息,无能为力。

丁公这是第一次向父亲提及自己的过往,父亲又问,“难道那董师父也是太平军。”

丁公点了点头,“正是,这董师父姓董,名魁,原本是河北文安人,他武功高强,已臻于化境。在太平军内部,人们出于对董魁的敬重,便都称他为董师父。”

丁公说,董魁,自然爱武,人称武痴,因为误伤人命董魁只得少年离家,二十余岁便已走遍天下。

他拜访名师高友学习技击之术,到一处,访一处,学一处,常与人比手,验证所学。

终于有一日,董魁来到九华山,在九华山得遇盘山道长,看过他的武术之后,给出了“所学虽杂,终难成一家”的断语,董魁方知自己多年来应了“贪多嚼不烂”的道理,这才真正潜下心来。

每次练完功,便在山洞中打坐静思,他发现寒来暑往,气候在变,身边的景致也在变。北方的山粗犷,南方的山灵秀,北方的河奔放,南方的河蜿蜒……就像武术一样,北方的武术大开大合,南方的武术注重细节。

一日看到云盘道长身上的太极八卦图,不明所以便向道长讨教,道长便将中国最古老的一部经书《易经》教授给了董魁。

这易经八卦是以阳爻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八个符号,分别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代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道长讲罢《易经》,董魁恍然开悟,多年所学融会贯通,终于创制出了一套绝世技击。

大道即通,董魁决定下山入世,等到山下才发现自己已经在山上呆了八年的时光。

董魁下山后参加了太平军,所以他找到丁公兴师问罪也就能说得通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当年丁公就是在安庆越城而出投降了朝廷军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