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手段,樊米闻所未闻。
他也曾经作为周王室的兵卒上过战场,可是那样的战场大多都是战车拉开,相互比试武力。
用这样的手段退兵,樊米从未见过。
只是听闻在南方楚国、北方晋国和戎狄之人作战时,经常用一些“无德”的手段。
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手段还是有用的。
也难怪晋国和楚国那样的强大。
郤至见楚子必下车,虽是美谈,可是作为一名军人,他是不称职的。
跟那位“到戟救人”的宋国人狂狡,如出一辙。
樊米是真正上过战场的,他知道胜利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能用计策,不浪费自己的一兵一卒,就让戎人退兵,这种本事是他自己没有的。
不单单樊米,一些国人也开始留意到辛又。
这个书呆子邑大夫,怎么一夜之间开窍了呢?
如果这一次真的能顺利等来援军,那么邑大夫的功劳自然是第一位的!
“邑大夫,我看那些戎人不敢来了。”尹荣道:“我们还需要守在这里吗?”
“等到明天一早,戎人就会发现我们的伎俩,如果那时候浦邑的人还没有来,我们还是得和他们一战。”辛又紧锁的眉头,并没有松开:“还是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援军的身上,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好了,牛车、装水的器皿、还有各种重物,都已经堆在路边了。”
“好,我们现在就去备战吧。”
后半夜开始,辛又又在辛邑的边缘,加固了几道工事。
首先他将辛邑的干草全部集中在了一起,浸泡在了油缸当中。
天黑的时候,辛又找了一些手脚麻利的,从下往上,用这些浸满油的干草铺在了那条唯一的道路上。
下山的路,被铺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