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行商、学习一些高深的技术,识字总是要比不识字好一点。
不过他现在不能这样告诉国人,必须找到一个大家都能信服的理由。
“让你们识字,可不是为了种地。”辛又道:“尹老艮,你每年种地,够养活一家人吗?”
“种地?勉强够吧,不过要是遇到灾荒可就不灵了,我家里没有余粮啊。”
“要是你儿子认字,或者算账算的好的话,我可以考虑让他在邑中当一个叫闾师,这样每年邑中就会给你们多分一点粮食。”
闾师,就是辛邑的总会计,计算辛邑的贡赋、帮助邑大夫征收和上缴赋税。
算是辛邑的小吏,所以会有一份俸禄,又邑中分给他一点粮食。
“真的?!那我肯定让我家的狗儿学认字啊!”
辛又点了点头:“是真的,不过可不是认一点字就可以当闾师了,我自然要在他们中间挑选最好的!”
“嘿,我家狗儿很聪明,肯定是最好的!”
尹老艮一脸的期待。
跟这些国人们说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知识跨越阶层,他们不会懂得,就算明白,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做。
要让国人们行动,必须给一些眼前的实惠。
比如认字了,就可以在邑中兼差,这样就多了一分收入。
吃在肚子里的,实实在在的粮食,才能打动人心。
“君子!我……认为这样不妥!”
就在这时,宗伯辛无左站了出来。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斜后方。
辛又一看,辛尽正在人群当中,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
“这老头,又想使坏啊。”辛又暗道,等着辛无左出招。
“我曾……我曾听闻,民智不及官,农夫最重要的是种好地,如果他们都去读书识字,谁来种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