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受到九年义务教育严格训练出来的人,辛又深知学习的枯燥。
这些国人们,学习认字都是抱着好奇的心态来的。
等到他们的好奇心过去,没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进行这种枯燥的学习。
毕竟没有人能强迫他们,国人们也不会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和觉悟。
所以要想将这些人留在课堂,必须给他们一些额外的甜头。
辛又选择的办法,就是“讲故事”。
“穆天子西游?!”
众人一听就来了精神。
“话说这殷商之时,南海上有一座仙岛,岛上有一座山,唤作‘花果山’。这花果山中尽是各种鲜果,被一群猴子占据。在此处已经不止多少年月……
“山上有一块石头,在天地初开之时,就立在这里。
“这一日,这石头突然绽放无尽光芒,天地亦为之暗淡……
“突然!一声巨响,石头炸裂,一只猴子竟然从石头当中蹦了出来!”
……
辛又讲的故事,正是后世的“西游记”。
不过他将西游记的故事,完全改变。
变成了孙悟空护送周天子去西方,寻找西王母请求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
经典的故事,无论何时听起来都很精彩。
何况在这个缺乏娱乐活动的辛邑。
春秋之时,可还没有戏曲、小说这样的娱乐项目啊。
果然,效果是杠杠的。
那些原本是来看热闹,亦或者向成米刺探情报的人,也情不自禁的被辛又的故事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