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氏大宗,一向以长公嫡系自居。
他们恪守周礼,喜欢研究典籍,时刻用周礼来要求自己。
也要求族人用古老的周礼做事。
对于农业,只要每家将公田之中的贡赋缴纳足够即可。
但是这一年天气如何、收成如何,经过几年种植地力如何,河水是否改道,是否需要更优良的种子,很少有人问及。
这些事情,都是辛氏小宗,也就是辛尽这一支来照看的。
再每年春天的时候,辛氏族长也会下地耕种,但是耕种之后,他们就又躲在家中,研习六艺,学习典籍。
对于辛氏大宗来说,经营一个公邑,太小了。
他们生来是要在庙堂之上,管理全国事务的。
久而久之,辛又这一脉,和国人们渐行渐远了。
饶是他们经常拿出自家的粮食,来充当贡赋,但是在国人看来,这不过是围了保住他们这一支邑大夫的位置罢了。
所以当辛又听到小五转述了辛尽“辛氏有我一人足矣”这句话时,辛又并未反驳。
这么多年,辛氏的大宗,其实就是依靠小宗养着的。
只不过因为大宗乃是长公的嫡系,地位尊崇,所以被选为了邑大夫。
可是辛又这一支,根本不善于管理邑城,也懒得管理。
慢慢的,权力就落在了他人的手中。
“这么多年,辛苦叔公了。”
辛又向着辛尽行顿首礼。
这是晚辈给长辈所行的最高礼节,让辛尽感到有点手足无措。
“君子这是何意?快快起来。”
虽然是辛又的长辈,但是辛又毕竟是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