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采用了李信的二十万伐楚。”
“李信前期伐楚,一路顺风顺水,若是不出意外,这次伐楚又将是一个大获全胜,就在这时,熊启叛乱,熊启叛乱之时,蒙武奉命阻拦,但蒙武没有拦住,以至熊启跟项燕内外夹击,秦军大败。”
“熊启当时为秦国丞相。”
“当年嫪毐叛乱,蕲年宫之变,就是熊启平定的,熊启若是真有反心,根本就不会那么出力,但他当时就是反了,原因自然跟关中氏族有关,当年关中氏族暴动,目标直指楚系一脉。”
“熊启则首当其冲。”
“陛下当年若为熊启说话,熊启那会沦落到叛乱地步?”
“诚然。”
“当时的楚王是熊启异母兄弟,但陛下也是他的表侄,两者虽然确有亲疏,熊启一直仕秦,岂会这么不智?”
“熊启实则是被逼反的!”
“不过,朝堂对外说的是熊启不愿见楚国灭国,所以临陣倒戈,而朝中大臣則一致認为是关中氏族惹的祸,但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得落到我们这位陛下身上。”
“熊启倒戈,虽然很意外,但并不影响大局。”
“蒙武当时奉命拦截。”
“以蒙武的统帅能力,拦截熊启是手到擒来,但蒙武却是没有拦住,不仅没有拦住,甚至都没有过多阻拦,以至让熊启跟项燕实现了里应外合,从而致使了秦军大败。”
“正是由于这次大败。”
“陛下开始大刀阔斧对关中氏族下手。”
“前面立下不少战功的杨端和、羌瘣、翁仲、辛胜等将领,直接遭到陛下弃用,得到重用的是现任内史腾、任嚣、冯去疾、冯劫等原六国官吏。”
“自此。”
“关中氏族一蹶不振。”
“朝中、军中都再无当初影响力。”
“也再難威胁到陛下。”
“等灭到楚、燕、齐三国后,因为战功获爵的缘故,这些原六国出身的官吏,开始不断晋升到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