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楚地推行‘使黔首自实田’,是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他是想靠自己做出一定成绩,但若是跟咸阳官吏传信频繁,很容易会让父皇以为自己缺乏主见。
这是他不愿见到的。
但他也清楚。
除非是咸阳真的发生了要事,不然咸阳那边不会给自己传信,他没有急着拆开带封缄的密信,而是看起了咸阳下发到各郡县的令书。
看完。
扶苏眼中浮现一抹异色。
“文明之治?”
“父皇终于意识到用法家治民是行不通的了。”
“天下糜烂已数百年,大乱大治,而今大秦亟需一场大治来安抚久经战乱的民众,这场大治之议,来的正是时候。”
“当年稷下学宫的大议,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盛世,因而也促成了诸子百家思想的完善和兴盛,若是这次大议能够成功,必然会让诸子思想反哺大秦,让大秦得以摆脱当前困局。”
“父皇英明。”
扶苏起身朝咸阳方向,恭敬的行了一礼。
随即。
他脸上浮现出一抹犹豫。
他其实不想这么早回咸阳,始皇也不会准许他回去,只是这么一场士子盛会,他若是不能到场一观,实在是平生之憾。
他实在不想错过。
良久。
扶苏才道:
“距离盛会开始还有两月有余。”
“眼下楚地的麦田已快到丰收之季,有着公厕提供的大量粪肥,泗水郡今年的收成无疑能提升一大截,到时我借泗水郡增收以及汇报新田政的施行情况,给父皇上疏。”
“让父皇令许我回一趟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