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求订阅)

作者:冥狄z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他把未来设想的太好了,他的基准是以现代化国家为标准,而现代化国家的主要标志是教育普及以及知识的平民化,而他本想通过广开民智,去促进生产力,但他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大秦需要那么大的生产力吗?大秦用得到那么大的生产力吗?

而且......

大秦能消化这么多士人吗?

秦落衡摇摇头。

他其实已知道了答案。

大秦做不到,也没能力做到。

大秦的‘漕工’是官吏,除了官府,大秦没有再能接纳大量士人的地方,而官吏需的数量有限,但士人的数量却是源源不断。

用后世的话来讲,朝廷是需要保障就业率的。

但大秦提供不了这么多岗位。

为了避免出现这个危机,所以历朝历代都选择了愚民,即把民众困于田地,让民众专心务农,民众有事做,自然就不会闹事,也就有利于天下稳定,也有益于天下统治。

此举看似落后,其实是必然之选!

一时间。

秦落衡想到了很多。

他想起了后世的做法,后世在广开民智之后,同样面临了这种局面,而当时采取的措施是施行‘上山下乡’,就是为解决城市的就业问题,把城中的知识分子送到乡下,让地方去供养这些知识分子。

此举自然是落得无数骂名。

后世能成功,并不意味大秦能成功。

后世是因有了工业革命,能让商业容纳大量民众,但大秦眼下是做不到的,而且当时国内‘上山下乡’之后,不少人回去了,最终也都找到了出路,即便如此,尚且还怨气冲天,何况当世?

大秦若是复刻,只怕天下形势稍有不对,士人便会直接揭竿而起了。

想到这。

秦落衡也是一阵后怕。

他考虑的太片面了,也太理想化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