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襄也不禁自嘲道:
“万幸我们逃亡归来时,为以防万一,早早进行了藏书,只要秦落衡不摧毁的太过严重,那些藏书应该无恙,有书籍在,我儒家便能薪火永续,这也算是继承了先祖的大志。”
原来上次逃亡后,子襄虽认为秦廷不会对他们动手,但心中还是没有太多底气,因而也是让儒家弟子整理好书籍,在旧垣中凿了条石条夹壁墙,将这些竹简尽数藏匿在了其中。
闻言。
孔鲋却是落寞失悔起来。
轻叹道:
“天下百门百派,为何独我儒家命运如此多舛?”
“然自先祖孔子以来,孔门九代,那一代拜过君爵?居君侯之高爵宁不珍惜,以致又陷冷落萧疏,甚至是为学派引来灭门之危?”
“这是我孔鲋的报应矣!”
其他儒生也一脸戚色。
他们原本在咸阳好好的,虽然不能从政,但生活却是十分富饶,只是因志向难伸,所以才想要另谋他路,但如果知道是今天这般下场,他们甘愿继续在大秦当个学士。
至少没有杀身之祸!
就在孔鲋长吁短叹之时,子襄蓦然警觉起来,他隐隐察觉到了什么,说道:“方才我仔细思忖了一下,我儒家或许的确命中该有此劫,但这次的事情隐隐透着一股不对劲,此事应当远不止目下这么简单。”
孔鲋有些迷惘。
问道:
“襄弟此言何意?”
“秦落衡此行明显为我等而来,难道他还另有图谋?”
“兄长近日可曾与六国贵族来往?”
“近日?只跟魏公子陈余有过几面,其他的倒是无甚来往,襄弟问这事作何?”孔鲋眼中的迷茫之色更加浓郁。
子襄道:
“私学之事,牵涉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