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以人伦为本主张礼治,而在儒家推崇的礼仪中,最为看重的便是葬礼,甚至是不惜耗时耗财耗人生命以完成葬礼。
他还记得《史记》中有孔子世家的描述。
“孔子葬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jue)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赣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他当初看到这句话时,无疑感到很动人。
因为一个学派的士人自愿的耗时耗财耗费生命,全然为了各自的信念,而且与他人无涉,但真的处于这个时代,秦落衡对这种做法却是嗤之以鼻。
儒家过于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了。
相比于其他学派,儒家显得过于铺排了。
这种葬礼跟其余学派珍惜时光生命,以奋发效力于社会相比,相去甚远。
达观如庄子,节葬如墨子,看重生命功效如法家兵家以及其他实用学派,儒家的这些做法统统都华而不实,只是在空耗光阴、虚度年华。
但也正因为此。
其他诸子的墓地早已无可寻觅,但孔子的陵墓却是日渐壮大,树木成林,孔子也从当初一个正常的大学者,一步步被冠以了‘学圣’之名,还以此获得了诸多敬意。
实让人不经愕然。
秦落衡迈步在这片各色树木的独特小树林。
他其实对这片树木早有耳闻,据说这是孔子死后各国儒家弟子各持其国之树木前来栽种的,是故树色驳杂。
不过。
秦落衡认不得这是些什么树,因而只是驻足观望了几眼,便迈步走向了林间的一条大道,这条大道直通目的,而道口两侧则是两座古朴的石阙。
孔子墓穴的规格可谓极高。
就在这时。
开掘的士卒发现了一些东西。
秦落衡闻声走了过去。
只见在几道拆毁石墙中发现了百余卷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