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兵败如山倒,遍野大逃亡!(八千字)

作者:冥狄z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简单商量了一下之后,各部族头领便各自离开了。

另一边。

匈奴的异动,秦军早已掌握。

匈奴图谋的这场大战,他同样等待许久,以往之所以步步退让,就是在诱引匈奴占据整个河南地,让河南地的连绵山地作为纵深诱敌的战场,进而达到聚歼的效果。

苦候大半年。

这一天终于要到了!

是夜,趁着夜色,蒙恬去到了一处正面山地,这里的中央山口最为宽阔,足以并行十多辆马车,其地势也相对平缓,外表看上去并不如何易守难攻,山前开阔处,更是没有据险防守的壕沟鹿砦(zhai),骑兵飞马完全能畅行无阻。

而就是这一块看似平缓的山地,却被蒙恬选定为决战主战场!

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蒙恬从来都不是一个轻狂自大之徒。

他很清楚匈奴的难缠。

因而未出征之前,便一直在研读各类兵书,看燕赵齐三国将领对抗匈奴的办法,在他看来,其中最有效的当属李牧的藏军谷和藏军洞,而且对付匈奴,主要的方略当为首战以重制轻,反击以快制快。

发挥秦军器械精良之优势,在匈奴猛攻之时,最大限度的杀伤匈奴军主力,因为匈奴军向来不讲究什么章法,他们的冲杀也是最无所顾忌的,而这时候也是对匈奴军造成杀伤最大的时候。

不过匈奴也深知这点,从来都不攻城拔寨,也不跟秦军正面对垒,就是靠骑兵的高机动性,来去如风,让秦军疲于奔命,这也是以往秦军面对匈奴只能被动抵御的原因,然而这一次匈奴动了占据河套之地的想法,这才给了秦军聚歼的机会。

蒙恬在清楚了匈奴意图之后,便早早勘选了几处特定地点。

所谓的特地地点,便是匈奴骑兵无论进还是出,都必须要经过的山口。

所有的山洞壕沟鹿砦,都是以往匈奴部族每年深秋撤离草原后从秘密发掘的,又经过多年反复修葺改进,其坚固隐蔽性甚至早已超出李牧当年的藏军谷和藏军洞。

而今这些藏军谷和藏军洞中存藏着大量大型机发连弩,抛石机,猛火油,滚木礌石,塞门刀车等大型利器。

明日匈奴飞骑冲掠之时,也是这些大型利器面世之时。

翌日。

天蒙蒙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