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民而安民,其实是在饮鸩止渴。”
“想要彻底实现长治久安,除了需要配套的制度,更重要的便是官吏。”
“陛下创建起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却是没有足够多合适的官吏,而且陛下对立国功臣太过手软,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足够多的约束,远的有黄景修,近处的有赵高,若非是我把事情捅大,恐他们还能当无事发生,继续在朝中为官。”
“我也知道,开国功臣为大秦付出了很多,但此一时非彼一时,现在的不少朝臣已然成了‘反秦’主力,他们处理政事看起来矜矜业业,实则为了自家私利内斗不已,如此朝臣又岂能治的好国?”
“在我还没恢复身份之前,我便向父皇有过建议。”
“换一批朝臣。”
“但就目前来看,大秦做的还不够!”
“远远不够!!!”
“而今朝堂积重难返,短时想更换已不现实,但朝堂的这些官员,注定要被集体换掉,唯有如此,朝廷才能焕然一新,不再显得死气沉沉,只不过我因赵高之事,为陛下所不喜,短时恐难以上书,因而只能借通武侯之手。”
“当然。”
“通武侯也并非定要上书。”
“毕竟大秦现在的官吏结构并不完善,也没有合理的官吏梯度,短时把官吏筛选下去,恐也难找到那么多合适的官员。”
“所以我的想法是让通武侯替我上书。”
“完善大秦的官吏梯度。”
“我欲在卫国新建一所学宫,用以招揽天下士人,而后再对其加以筛选,再择其合适人选,出入地方为官为吏。”
“不知通武侯可愿助我一力?”
秦落衡看向王贲。
王贲满脸肃然。
他却是没有想到,秦落衡所图这么大。
建所学宫。
而且还是在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