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教化不通,便兴杀伐!(求订阅)

作者:冥狄z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但番禺、桂林、象地等地的原住部族,却是始终都没有臣服朝廷,甚至屡屡叛乱,袭杀扰民之事,更是层出不穷,这些南海原住诸族,并无系统文字,无成法,以及过着几如蛮荒之族的木石渔猎、刀耕火种、尊崇巫师的生活,根本就没有教化可能。”

“而且......”

“这些人喜好刺青,浑身上下刻满各种蛇虫,以及各种青面獠牙的图案,很难为世人所容。”

“这些越人早已为野蛮杀戮侵蚀。”

“当年第一次攻伐百越时,朝堂曾有过一次争议,便是主张越人行教化,让南海和平融入华夏文明,但最终却是被否决了。”

“当年是武成侯出声驳斥的。”

“武成侯道:‘楚国当年领南海数百年,始终未能使南海有效融入中国,这便足以说明,越人对中原并无敬畏之心,也根本没有融合之意,只是假借楚国之便利,大为壮大自身。’”

“事实也的确如此。”

“越人借楚国提供的各项技术,从最初的零散几个小部族,经过数百年发展,以至形成了如今占据数郡的大部族,若是继续放任,不消百年,南海诸族定将陷入野蛮纷争,亦如胡人匈奴一般。”

“无论最终成与不成。”

“南海都将成为大秦最为重大持久之内患。”

“再想收复,也将无比艰难。”

“不行文明。”

“南海终将为患于华夏!”

“甚至等到华夏式微,而南海强大,南海未必不会对华夏生出觊觎之心,到时野蛮北上,岂非要葬华夏文明于蛮荒?”

“正是考虑到这些。”

“加上当时头曼单于整合了匈奴,大军已有南下劫掠的迹象,为避免腹背受敌,亦为了永绝后患,朝廷这才毅然决然的发动了攻伐百越之战。”

“一举摧毁了越人根基。”

“同时在岭南新设了番禺、桂林、象地三郡。”

“只不过后因士卒水土不服,加上粮草运送困难,及粮道被断,朝廷只能无奈退兵,继而才形成了现在的对峙局面,但越人大部早已覆灭,只剩些残余在苟延残喘。”

“若朝廷再度举兵。”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