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如何?”
“咱们的语音功能比较受好评,但专业观点都是不看好。”
中国的大学生们教会了四五十岁的父母怎么使用微信通话,父辈人的节约观念重,这个东西打起来不要钱,那简直太好了
朴素的说,任何花里胡哨的功能,都不如免费对他们的吸引力大。
温晓光明白这种不看好,要是看好那我企鹅帝国的威名何在?好几年来一直这样,好多互联网公司都被它干的奄奄一息。那些新闻网站上也都是这样写:
2009年夏天,温晓光来到中海,他创办了优客。
10个月后,他达成了无数人一生都难以触摸的成就,那是一个奇迹。
我们都还记得5月10号的那天,12亿美元的收购案刷屏网络。
温晓光没有任何公开表示,他私下里说不愿被捧的太高。
那之后,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夜市撸串的温晓光,有人说他变了,有人说他没变。
这样的争论三个月来从未停止,而就在昨天晚上有一款app悄悄上线,这是一款社交软件,温晓光良好的形象、谦逊的态度收获了很多粉丝,人们相信这样聪明的人干任何事,都会获得成功。
但他挑战了这一点,这一次我们真得为他捏把汗。
还没人知道,他为何做出这一选择,他推出这款叫微信的产品的目的。
直到这一刻,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他变与不变我们说了不算,因为我们都不理解,这个时代,这个叫温晓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