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甲不了解高粱价格,苏如了解啊。
只是苏如担心的是,用高粱酿造出来的状元酒,还会像现在这样,受到广大人士的欢迎吗?
要是状元酒的口感变了,市场不认可了怎么办?
“好不好喝,咱们试着酿造一回,不就知道了吗?
现在帝都,要买到几百斤高粱,应该不难吧!
这样,苏掌柜,你回去以后,买一批高粱。
然后其他的杂粮,也都买一批。
反正我这几天被放了几天假,我就亲自过来,酿造一批高粱酒,咱们先试验一下,如果成功了,咱们就正式用高粱代替,各位觉得怎么样?!”
高粱毕竟不是大部分百姓的主食,赵小甲用收购稻米的钱,去收购高粱。
其实对于那些以高粱为主食的百姓,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这样做的话,也算是双赢。
赵小甲用高粱代替了稻米酿造酒,而剩下来的稻米,可以成为那些百姓的主食。
而且高粱产量可观,那些种植高粱的百姓,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接下来,他们肯定还会继续种植高粱,甚至是加大种植。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以后苏记酒坊就可以和他们长期合作,收购他们的高粱了。
“需要杂粮,不用去收购,我苏家自己都还有!
这不是苏记酒坊成功了嘛,我苏家的粮铺,现在全部该买状元酒了。
所以还剩下一批杂粮,我正准备掉价处理掉。
既然你需要,我直接运到南水码头的酒坊去就是。
只是高粱我没有,但是我可以让人,直接去天安县买一批。
需要的数量不多,明天上午去,下午就应该能够到南水码头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