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这是个问题

作者:裴玄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次算是更换主家后的主动结好孝敬,大概希望朱塬不要加租或夺佃。

朱塬搁笔起身道:“让他们进来吧。”

说着朝戴三春示意,邀请他一起陪坐。

片刻后,五个看年龄都六十岁往上的老人进门,一起向朱塬见礼。

简单一番对答,朱塬邀请诸位老人落座。

多聊几句,很快得知,耕种自己名下田地的佃户主要来自穆、樊、卓三大姓,其中穆姓最多,小厅内五位老人中三个都姓穆,占了三十七家佃户中的十九家,其他两姓一个九家,一个六家,另外还有三家外姓。

朱塬看出三家外姓显然是被排挤了,却没在意这些细节,而是问起近年土地收成、作物种类和耕作细节。

然后就迎来了诉苦时间。

有说庄子里耕牛不足可能影响明年春耕的,有说去年雨水过多导致歉收的,还有说邻庄抢水太凶悍打伤了自家人的。

朱塬本想要大略了解一下这年代的农业生产状况,没想到会是这些。很快明白,这是几位老人担心他这个新主家会增加田租,才会如此反应。

眼看问不出什么,朱塬只能放弃。

大概确认了这位新的小主家很好说话,几位老人又适时提起,每亩一石二斗的定租实在太重,试探能否减免一些。越说越唉声叹气,其中一个老人忽然噗通跪下之后,厅堂内瞬间跟着跪了一地。

朱塬还能怎么办?

话说他所得田地本来应该属于官田,就是西吴朝廷从前朝官方或勋贵臣僚那里没收而来的充公田产。哪怕写意之前说过都是上好水田,每亩定租一石二斗,朱塬乍一听也都觉得有点狠。

这年代亩产上限或许有两三石,但那必须是上好田地再配一个顺风顺水的好年景。

古代农业严重靠天吃饭。

稍微遇到点干旱水涝,亩产都要直线下降。

好不容易把人拉起来,大家重新坐下,朱塬正要开口,见留白朝自己使眼色,想想还是把问题推回去,询问几位老人多少合适。

讨论几句,很快重新确定为每亩一石定额。

无视留白的幽怨小表情,大家又聊几句,几位老人满是欢喜地离开。

稍后还会管一顿午饭,朱塬就不再出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