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何谓:鱼龙百变

作者:七风半堂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的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

“龙之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最让许风记忆深刻的就是其中的“青龙”,“青龙”:为“四圣”之一,也就是“四象”,包含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可称呼为“天之四灵”,“青龙”又被称为苍龙,代表着东方,青色,因此也可以称为:“东宫青龙”。

还有着诸多具有代表性的“龙”类,比如:

“应龙”:又名飞龙,亦作黄龙。背生双翼的龙,据《述异记》记载:“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又千年为应龙。”据说当年轩辕帝有名大将就是应龙,主要功绩有斩杀蚩尤、夸父。

还有:“虺”。

在《述异记》之中记载:“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

又如:“虬”。

“虬龙”:是古代传说之中,有着角类的一种龙类,也有说是无角的幼龙。据《说文解字》中记载:龙无角者。各本作龙子有角者,李善注《甘泉赋》引《说文》虬,龙无角者。

“螭”:

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类龙生物。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

“蛟”: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之龙,更多的被形容成具有龙类血脉的分支。

角龙:

泛指着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活五百年是为角龙”。

“火龙”:

据《清史稿》之中记载:“浮山有龙飞入民间楼舍,须臾烟起,楼尽焚”。

“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七日,葭州赤龙见于张体两川围中。六月初七日,高平火龙见于石末村”。

“五十六年六月,莒州赤龙见于龙王峪,先大后小,长数丈,所过草木如焚”。

“蟠龙”:

指蛰伏在大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那个世界的古代建筑之中,一般都会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