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中秋【中二】

作者:嗷世巅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何况她还是个女子!

我赞了几句,又忍不住感叹:她是男儿身,必能金榜题名。

不想她却信誓旦旦的反驳:我若是男儿身,在此晒书的就是哥哥了!

我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却又不知为何有些酸楚……】

这一段除了诗之外,基本上全是焦顺凭空编造的。

但结合薛宝琴的性格,却又一点都不显得违和。

薛蝌甚至恍惚中,真就以为曾与妹妹发生过这样的对话。

而薛宝钗这时隐约瞧出了些门道,焦顺刻意强调薛蝌的父亲生前与儒生亲近,又给薛蝌安上了逼不得已弃文从商的标签,再加上宝琴的诗才……

这是想潜移默化的扭转文人对薛家二房的看法?

再往下看第四段:

【隆源五年六月初八。

今天在母亲面前失态了。

盖因梅家突然来信,要求在年底之前送宝琴进京完婚。

宝琴才十三岁,离及笄也还有两年!

更何况母亲尤在病中,这时我怎么忍心把妹妹从她老人家身边带走?!】

这是到如今最短的一段,却是情绪转变最大的一段。

上一段还沉浸在失去父亲的忧伤,以及兄妹间美好的互动当中,这一段却陡然提到了梅家催婚的事情,让众人的心情也随之急转直下。

【隆源五年六月初九。

母亲说的对,梅世叔是堂堂翰林,焉能不知礼守礼?何况他当年困顿时,全赖父亲资助这才得以金榜题名,若没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又怎会急着催促宝琴进京完婚?

但母亲毕竟是在病中。

故此我在回信中详细阐明了家中的情况,期望梅家可以宽限一段时日,至少等到母亲的病情好转之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