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落有些担心,看着白久的目光流露忧郁。
唐椿也是如此,只是事到如今,只能洗耳恭听了。
天宇说道:“食欲与贪欲,都是天性。仁,是内在的东西,而非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而非内在的东西。”
白久说:“仁义内外之分,何以谓之。”
天宇说道:“彼长而我长之,对待长者的态度不是我本来就有的。就像某件东西颜色白,我才把它看作是白颜色的,白的印象产生于外物的白颜色,所以说是外在的。”
白久说:“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没有什么区别,不知对待老马的态度和对待老人的态度是否也没有区别?况且你所说的义是指长者呢?还是指对待长者的人呢?”
天宇说:“是我的师兄弟我就爱他,是仇人的兄弟我就不爱,这是以我为喜爱的主体,所以仁是内在的东西。尊敬师叔,也尊敬我的师父,这是以年长为尊敬的对象,所以义是外在的东西。”
白久说道:“我大虞丰临的酒是最出名的,喜欢喝丰临的酒,与喜欢喝永安城的酒没有什么区别。各种事物也都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喜欢喝酒的嗜好也是外在的东西吗?”
两人的辩难在于态度,在于喜爱。
…………
白久说道:“克己复礼为仁。”
天宇说道:“仁,垂心于天地也。”
白久说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天宇说道:“道不存则以德行之,德不存则以仁行之,仁不存则以义行之,义不存则以礼行之。”
…………
道家的道意与文圣大人所推举的文治之道有很大的差异,但是这当中又有很多道理是互通的。
文人讲敬,道人讲静。
一人处事,一人闭事。
两者之间从不同之处理解出来的大智慧,如今在白久与天宇两人的口中,不断的颂出。
高台之上,诸葛大人轻声说道:“当年玉路在竹山下与竹山大先生就以这仁义,辩论了三天三夜的时间,两人都有道义在手。前者是道门大师兄,看破世间路途。后者是竹山大师兄,文圣大人首徒。最终的结果也是不分胜负。今天这场辩论,颇有当时的风采。”
二皇子听后微惊,神色微异的说道:“天宇是道门优秀子弟,而白久也只是清风院的学生。两人即便再如何的优秀,又怎么能与,玉路与大先生相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