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兑换14纳米的芯片设计框架

作者:喜欢吃芋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胡来的脸色不太好看。

ips屏幕和esp模块被断供的事情发生后,他就隐隐担心芯片的问题。

之前已经吩咐张厂长想尽办法多囤一些芯片,也不知道进度怎么样了。

他看向张厂长:“老张,现在我们骁龙8155芯片的库存有多少?”

自从胡来特意吩咐后,这段时间张厂长都在想尽办法购买骁龙8155芯片,可骁龙8155芯片本身就是当下市场里最好的soc智能座舱芯片,非常抢手。

张厂长说道:

“老板,虽然我们提前做了准备,但骁龙8155实在太紧俏了,小鹏、理想、长城、吉利、领克、大米的很多车型都在使用8155芯片。”

“目前库存也就五万多颗,按照‘青鸾’每辆车三颗芯片,也就只够一万多辆。”

一万多辆。

按照现在凤凰“青鸾”的销量,最多也就支持一个多月的产能。

胡来皱起眉头,刚想问张厂长能不能像之前ips屏幕一样,找到能替代骁龙8155芯片的企业,但话还没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ips屏幕断供的时候,自己就已经安排人详细了解过“青鸾”各个供应商的情况。

“青鸾”其他零部件都还能勉强找到替代厂商,但唯独车载芯片这一项,真的是没办法短时间解决。

在新能源汽车没有推广普及之前,传统燃油汽车需要的芯片一般就是mcu功能芯片和传感器。

这些芯片控制着仪表盘上各项数据,比如油耗、续航里程、灯光、abs防抱死等等功能。

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开始,汽车芯片又增加了自动驾驶芯片、soc智能座舱芯片、igbt功率半导体芯片。

可以说,这三种芯片完全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而出现的。

ai自动驾驶芯片用于自动驾驶。

soc智能座舱用于车载系统、屏幕显示、ai人工智能、车内设备控制等海量数据的运算处理工作。

而igbt是控制电机和整车放电功率。

当初为了在凤凰共享汽车“蜉蝣”和“蜻蜓”上运行凤凰l3级别无人自动驾驶技术,就是搭载了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