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尤二姐还乐呵呵着高兴得了银子,道:“这些银子比咱们送出去的多了好几倍不止了,要是他们家多办几次酒宴,咱们姐妹俩也富裕了。”
尤三姐却幽幽叹气,道:“这些银子姐姐收着罢,也莫要交给了母亲。既然姐姐不愿嫁到张家,只管请人拿了这些银子送张家去,将原来的婚帖换来。”
尤二姐道:“平白给张家这么多银子,多划不来。要我说,只要他们家里有一个愿意出头的,咱们一钱银子也不必花,便能稳妥和张家断了亲。”
尤三姐道:“银子归银子,人情归人情。出头的人情又该拿什么换?往年珍大爷在时,他倒是能帮得我们。可是……姐姐难道不知珍大爷帮咱们,还不是想着索咱们的好处?”
尤二姐道:“咱们有什么好处值得珍大爷惦记的。”
尤三姐却也说不出话来了。贫穷的尤家,值得让曾经的珍大爷惦记的能有什么东西?尤二姐想不来,尤三姐也理不清。
或许只有尤老娘清楚,然而尤老娘却无论如何都不会告诉她们姐妹真相,甚至还会用歪理说服她们照老娘的意思做。
就像今年来宁国府,就像这次热情的送礼凑份。
全都是老娘的意思。
其实她们内心或许能猜得一些,但又不确定。因为她们始终相信,老娘不会害自己。款且宁国府里的锦衣玉食,是她们亲眼能见着的。
年纪稍小的姐妹,在内心深处难道就真的没有羡慕过?看着两府的姑娘前呼后拥,出行皆有婆子丫鬟伺候。便是那姑娘身边的丫鬟,一个个也光彩夺目比许多人家的姐儿过得还好,自然也比她们姐妹过得好。
尤三姐在心底幽幽叹着:能过上这样的日子,或许真的抛下一切也值得的了。
尤二姐轻轻推一下,道:“想什么了。”
“没什么。”
尤二姐回头看去,隐约还能瞧得太太尤氏与婆子丫鬟们手上灯笼的光亮。轻轻道着:“你瞧她日子多快活,同样是姐妹,咱还能比不上她?娘亲说得也没错,咱们比她更年轻,更漂亮。随随便便挑个大户人家不难。哪怕就在这贾家里找一个,这辈子也衣食无忧了。”
尤三姐再不说话了,耳边传着尤二姐一遍一遍重复的点钱声,沉默着提着灯笼往前走。
倚霞阁的夜景阳台上,因为少了一大批人,稍冷清一阵子。
却又因王熙凤东拉西扯要人喝酒,场面再次热闹起来。
林黛玉一手扶着太阳穴,蹙着眉头道:“蓉哥儿扶我到旁边罢,今儿的酒上头了,得吹一吹风。”
蓉哥儿回头瞧了眼紫鹃,却听得紫鹃小声道:“请小蓉大爷帮扶一侧。”
这还能说什么,扶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