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看了片刻,返身走去,快步消失在夜色之中。
那雨,一会儿便如瓢泼一般,噼噼啪啪落了下来。
此时正是仲夏之际。
又过了几个时辰,雨住云收,几声鸡鸣,天色放亮。
远处,西周国都镐京城慢慢显出了城市的轮廓。
2
虽然天色微明,阳光不足,但雨后的暑热已是慢慢侵来。
晨曦中,一匹白马驮着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古道徐徐而至,在离着镐京城约三五里路的一家“憩来京”客栈门前住了脚。
那少年把马带住,四周扫了一眼,跳下马来,进了客栈。
那客栈老板是个六十来岁的老汉,复姓公孙,刚刚卸了门板,却没想到恁地早便有客来,急忙迎上前来。
见那少年十五六岁模样,背挎行囊,腰挂长剑,面露倦色,想必是连夜赶路,未曾休息,便堆着笑脸道:
“小哥好早,不知是住店还是打尖?”
那少年道:
“有甚吃的先胡乱上些,住不住店却另有计较。对了,小可那脚力也是累了一夜,还望给些上等好料伺候。”
老者笑道:
“好咧!小哥放心,一应事宜自有小店应付,包您满意。”
一会儿饭菜便铺排上来,那少年想是早就饿了,更不言语,美美地享用起来。
3
那店小二沏着茶的功夫,瞟了一眼少年放在桌上的那把剑。
但见那剑又宽又长,颇有份量。
小二心道:这么小个人儿,却拿着一把好大的剑,也不知会不会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