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新奇玩意

作者:一梦三四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使得随着枪械性能提升对于材料、工艺、结构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后,中国古代的热武器发展就开始停滞,直至最后被西方大幅度超越。虽然在清末以来,中国大量引进现代枪械制造和设计技术,但能力水平至今远不及西方。

中国火药武器的技术发展在明朝已经显著落后于西方,在明朝灭亡后更是大踏步的倒退,直到清末被列强打进国门以后,才在引进西方技术的基础上重新发展。

热枪械的最基本原理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化过:利用枪管封闭火药爆燃,体积猛烈扩张从而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向前方喷发,推动弹丸高速运动;继而依靠弹丸去撞击和杀伤目标。

但是在具体的结构设计思路和功能划分上,枪械结构却有些复杂。

在很早期的枪械中,射手要点燃在枪膛中装填好的火药,需要用点燃的物体去触碰火门上的火药,火门与枪膛之间有打通的孔道。

早期枪械通常会用持续燃烧的绳子来完成,火绳枪的问题在于火绳的持续燃烧时间是有限的,点燃以后不能坚持太长时间,一旦火绳燃烧完毕,而敌人乘机冲击到较近的距离,射手根本来不及射击。

因此改进发火方式、加快枪械的反应灵活性,就成为改进的重要突破口,就有了燧发枪。

李九州苦思冥想了几天几夜,却连燧发枪都造不出来。

他这才明白,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

要是能把枪都造出来,那在现代社会也不至于沦落到四处找工作的困境。

火药枪是造不出来了,那就考虑气枪。

气枪,是通过高压气体作为动力发射弹丸的一种枪械的统称。

跟火药枪激发方式的区别在于,火药枪是通过推进剂燃烧产生高压气体来提供动能的,来源主要是化学反应,气枪是通过压缩气体的物理反应来提供动能。

但是气枪产生的枪口动能要远远低于火药枪。

而在这个年代,最有可能造出来的气枪,当属弹簧活塞式气枪。

因为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弹簧活塞原理,顾名思义需要弹簧配合活塞来完成,至少需要一个弹簧与一个活塞。

它们会以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套装置装在一个称为气缸的密闭空间里,后者与枪管是分开的。

弹簧活塞式气枪的动力组分由螺旋弹簧和活塞气泵两部分组成。

使用时通过扳动压簧杆将弹簧压缩,使其蓄有弹性势能,扣动扳机时被压缩的弹簧得到释放,在伸展反弹的过程中推动气泵的活塞在气缸中高速运动,并将气缸中的空气迅速加压并通过气缸嘴迅速推出至枪膛,进而喷动弹丸在枪管内前进。

弹簧活塞原理应用的关键,首先得有一个合格的弹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