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是不是病了?

作者:唐甲甲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傍晚时分?宋强这边接到一个电话,是前面那个孩子的父母打过来的来反馈病情了。

孩子爸妈还是比较激动的?服药之后,孩子身上出了点微汗?高烧已经减退了,原先是39.6度?现在到37.8度了?还是有点烧?但比之前好多了。

原先的咳嗽剧烈喘息也减弱了很多,上膈的扇动也比之前好多了。许阳正好没走,他也过来接了电话,嘱咐他们明天再把孩子抱过来,他需要做二诊。

孩子父母自然是满口答应了。

挂了电话之后,许阳对几个小中医说道:“时间差不多了,下班了,你们都回去吧,回去之后把今天的病案都过一遍。然后……”

几人都看许阳。

许阳皱了皱眉,说道:“然后把关于感冒的相关论述和辨证要点熟悉一下。”

众人都是一怔。

徐原问:“许老师,你是怀疑接下来会有时行感冒吗?”

壮壮道:“不过医院里最近的确接诊了不少感冒的患者,季节交替,是很容易感冒,就是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流行起来!”

许阳沉吟道:“我现在也说不准,你们就先准备起来吧!”

众人都依言答应,然后离开了。

好多人都觉得“感冒”这个词儿是舶来品,其实不是的。在《内经》和《伤寒论》上就已经论述了很多治感冒的辨证用药了,但那个时候没有这个感冒这个病名的。

一直到北宋《的仁斋直指方·诸风》在论述“伤风方论”的时候提到:“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中,涕唾稠黏。”

感冒这个病名,是从这里来的。

到明清的时候,一般是这个病为伤风或者是感冒,二者可以胡称!

为什么叫伤风呢,因为在中医看来感冒最大的病因就是感受风邪,风为百病之长,又极其善变。而且它还会夹寒、热、燥等当令之气相合而病,侵袭人体,使人得病!故名伤风!

清朝医家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伤风》提到:“时行感冒,寒热往来,伤风无汗,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神术散。”

这本书里明确提出了时行感冒这个病名,类似现在说的流行性感冒。

在西医看来,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是有很大区别的,普通感冒通常不太严重,也不易传染给人,病程一周左右,很多时候自己就好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