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您好像看不上苏轼。”
“我自然看不上苏轼,更看不上黄庭坚。在我心目中,古今唯有两个英雄,一是当世王相公,他一生为人清正,力主变法。可惜到后期被奸佞小人所蛊惑,变法到了后期已经失了原味。”
赵挺之说罢,又看着赵明诚,“这后一句话,你听了之后最好忘记。”
“父亲放心。”
“还有一人,那便是高适。”赵挺之捋着胡须,谈起他来那是一脸自豪,“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是他的名句。只是他诗写的好,只是其一。我最佩服他的一点就是,他不止于写诗。想当初安史之乱后,他从军带兵平叛。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君子。”
“有些人一昧的执着于官场的是非黑白,说什么清白正直。可是我从来没有见哪个清白正直之士真的让万民因为他而免于疾苦。在我看来,臣子没有忠奸之分。”
“如今有一个人,他为了黎民百姓欺上瞒下,对于君王来说,这就是不忠。但是也有人,唯皇帝的命令是从,对于帝王来说,他就是一等一的忠臣。可是如果君王让他欺压百姓,他就照做,这也算是忠臣吗?”
赵明诚听了这番话愣住了。
“儿子,世界上的事情不是只有是非黑白这么简单。史书上有些人看似是恺悌君子,青史留名,那是因为有人把他的劣迹都给抹去了;而史书上有些人恶贯满盈,也只是因为有些人把他们的善行善举给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