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土地财政

作者:死在羊中的狼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刘一峰他们所在的这片城区,就是当年修的藟山城,城区并不大,走路一天就能从北逛到南。

而继续朝南走半天,又是一片城区,那是7年前修建的,当时是作为南下开垦商行的驿站,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片能容纳2,3万人生存的城区了。

这还没完,继续朝南走到藟山湾最南端,有3座船厂,围绕着这3座船厂又出现了一片能容纳2,3万人生存的城区。

3片城区统称为藟山城,但在藟山城生存的人习惯叫最北边的为藟城。中间的为商城,因为那里是东山州一半商行的总部。

而最南边的叫五十城。

最早是海军在那里修建了3座船厂,驻扎东山州的海军和南军也都驻扎在那里。

后来随着移民的增多,5年前海事局把总部也搬了过去并修建了城市,城市规划以五纵七横作为主干道,把城区分为了48个坊间,算上海军的军营和南军的军营,一共50个坊间,所以叫五十城。

“不过小的没去过五十城,那里住的人非富即贵,商城的很多掌柜的都在那里买了地皮修建了别院。”

“五十城的地皮很贵?”

向导伸手比划了下他们所在的这个客栈,说道:“就这么大的一片地皮,要1000两!”

刘一峰抬头估算了下客栈的面积,算上后院的厨房和库房,占地面积接近300平,使用面积在250平上下。

这么算的话,30-40两一平方米?

刘一峰撇了撇嘴,他已经知道大明本土很多百姓一年的收入也就3,40两了,3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个厕所,怎么自己都穿越到古代了还是逃不掉房价的摧残呀。

李鸿基他们虽然没有刘一峰那么强的估算能力,但还是大概知道客栈这么大的一片地要1000两是多么可怕的的价格,被震撼到无以复加。

“泉州最贵的地皮也没到这个价格……”

郑芝龙家里的老宅,就修在泉州最贵的地段,算下来平均也才15两一平。

至于冯硕,李鸿基,都是乡下人出身,完完全全被五十城的地价给吓傻了。

“别说泉州了,我听说京城也就差不多这价格了。”向导也感叹道:“所以现在只要是在东山州开商行的掌柜,都渴望在五十城有一个别院。你在五十城没有别院的话,你去青楼都不好意思见人。”

刘一峰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怎么有种后世房地产的感觉。

“五十城的地是海事局在卖?”

“对呀,肯定是海事局呀,东山州的朝廷就是海事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