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朝政的执相,跟殿前司的都指挥使关系密切,对于君王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现在六哥对章惇擅权开始有些看法,被这么轻轻一引,可以发申出很多很深的问题来。
至于皇兄到底会怎么想,俺暂时管不到。俺只要韩学儒倒台,引发殿前禁军大洗牌,好让自己有机会伸手进去。
赵似继续说道:“跟韩平贤狼狈为奸的是虞侯高俅,俺听说他是十一哥府上的人。十一哥一向风雅绝伦,怎么会用这么卑鄙之人?怕是被小人蒙蔽吧。俺得提醒下十一哥。”
官家一听,脸色又微微一变。
端王赵佶,平时就喜欢结交名士群臣,时常去庆寿宫向太后向娘娘请安。
他怂恿赵似组建龙捷军,官家也听说过。
现在又听到高俅跟韩平贤关系密切,官家忍不住把很多事情前后都联系在一起。
暗地里结交殿帅,内外勾结陷害十三哥...
某个答案,已经在官家心里浮现。
迟迟无子嗣。
体弱多病。
年寿不高。
近两年朝中暗潮涌动,大臣悄悄向太后进言,策立皇储。
几个兄弟为了储君之位明争暗斗,还不约而同地把十三哥当成目标...
这一切,官家心里跟明镜似的。
官家沉得住气,他把这些念头封在心里,不动声色地说道:“十三哥,现在知错也不晚。以后少跟这些奸佞小人来往,多结交正人君子。”
赵似心里有数,知道这一趟的目地达到,于是顺着皇兄的话题说道。
“六哥放心,俺看清楚了这些腌臜货的真面目,以后绝不跟他们在一块。这些日子,俺也在看一些奏章文卷。文以咏志,俺想从中选几位文采高绝又品行正直的名士为师,他要是嫌弃俺,俺就跪在他家门口。”
自己王府里还是要请几个文官,除了当块幌子,主要是希望能选出几位志同道合的谋士来。
本王是要做大事的人,光有猛将不行,还得有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