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改良农用铁锹,生产军用铁锹

作者:今年大叔要发财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本来身为农具的铁锹在他手中成了杀人利器。

彼得画的草图当然不是这种,是真正的军用,这种军用铁锹即便在二十一世纪的东方陆军中的也是装备的,用途很多。

这玩意儿绝对的强悍,挖、掘、刨、抡、劈、铲、砍、斩、剁、捣、切、拍等无所不能,在近战时,有时候比军用匕首还管用。

而且俄国士兵是有名的灰色牲口,战时带着铁锹既可以在一马平川的原野上挖个坑隐藏自己睡觉,也能用来和敌人近战,用力拍打力道足以击碎颅骨。

非战时也能在寄居的农户家里帮忙干活,最起码用铁锹煎个鸡蛋是可以的,还能补充铁元素。

这五千柄军用铁锹彼得设计了三种颜色,一种是军绿色,一种是纯黑色,一种是纯白色,方便在不同的作战环境中使用。

当然并不是一个士兵带三柄,而是放在军械库,根据作战环境发放或更换。

这道法令的执行工厂有两个,一个是叶卡捷琳堡冶金厂,一个是乌拉尔冶金厂。

两个地方距离莫斯科都有上千公里,叶卡捷琳堡冶金厂近了四百多公里。

乌拉尔冶金厂是1701年彼得大帝时投产的,叶卡捷琳堡冶金厂是1723年投产的。

彼得得到的汇报是,现在叶卡捷琳堡冶金工厂拥有50台冲击式水轮机,能带动22条大锤、107台风箱和若干拉丝车床、切割机、炮筒钻孔台、轧制车等设备,总功率达到500马力。

乌拉尔更不用说了,冶金规模仅排在奥洛涅茨和卡希尔-图拉之后。

两个地方都交出了样品。

俄国生产铁制的东西完全不用靠国外的技术,现在是1745年,乌拉尔工厂的熔铁高炉达到9米以上,使用的是水轮机作为输出动力,带动大锤进行熟铁锻造。

乌拉尔的熔铁量已经达到了每年770万普特,黑色金属生产超过了英国和瑞典,现在是世界第一,仅乌拉尔产的就占俄国钢铁总产量的五分之四。

一直到55年后,英国使用了矿物燃料冶炼,而不是现在的木炭炼铁,才把俄国和其他国家远远甩在了后面。

彼得选择了乌拉尔的,令乌拉尔工厂冶炼第一批五千柄军用铁锹。

湖边的草地上,彼得躺在由匠人打造的遮阳椅上,编纂完词典的罗蒙诺索夫站在旁边。

彼得本来示意他可以也像他一样穿着清凉地享受即将来临的傍晚,罗蒙诺索夫恭谨地表示他站着就可以。

罗蒙诺索夫不仅站的直直的,而且绝对的目不斜视。

当他被宫女引领到这里时还感到不解,因为米尔科夫斯基等一干侍卫和禁卫军都远远地守在一公里开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