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尘埃云里,能见度几乎为零,所以飞船下降的速度并不快。
而那些在高空的剧烈气流运动中,尘埃云中细小的颗粒,对于防护罩的损耗也很大,根本不能开起更高的速度。
于是飞行器就只有一百公里左右的速度,朝着下面,火星的表面落去。
同时也被远比蓝星上还要强烈的西风吹着,朝着东方飞去。
反正火星表面不会错,那么就直接朝下好了。
不过有着防护罩的保护,飞行器倒是非常的稳定,与坐在地面上没有多大的区别。
就那么慢悠悠,像是一片落叶一样,朝着下面落了下去。
而在火星浩渺的大气层中,小小的飞行器其实连落叶都比不上,更像一只小小的蚊蝇,
火星的尘埃云终究是厚度有限,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就成功穿越了厚重的云层,来到云层下面的天空。
瓢泼的暴雨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透过舷窗看过去,到处都是浓密的雨雾,还有火山爆发时候产生的雾气,可见度绝对不会超过五米。
当然因为下雨的缘故,让云层的下面,所有的尘埃都被一扫而空,就连那些堪称毒气的有害气体,也在第一时间被水吸收,让一千米以下,火星的天空变得无比洁净。
在这种环境下,想要依靠肉眼导航,寻找到合适的位置,自然是胡扯,就算是杨青的神识也不行。
哪怕到了元婴期,他的神识也只能覆盖一百多公里的距离,更别说庞大的星球了。
不过在火星的外面,还有数量众多的节点,以及一艘同样庞大的宇宙飞船。
空间波通讯的强大能力,足以穿透远远称不上致密的尘埃层。
而中微子探测器,也可以吧包括地心在内的火星情况,探测得清清楚楚。
当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常年在很多时候,都在不能依靠可见光的宇宙中活动,自然在飞船上,也有了更多的探测设备。
很快,飞行器的探测方式,就由可见光,转化成了电磁波和红外线,还有引力的综合方式。
电磁波其实就是雷达,这个在蓝星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办法。
虽然雷达在杨青的专门针对下,没有办法探测到宇宙飞船,不过这却不能说它在宇宙时代失去了作用。
电磁波有着高达光速的传播能力,虽然超过一段距离以后,就会因为散射,被宇宙背景辐射所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