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商来说,到什么寨主换什么货,换多少留下多少都是有讲究的,一个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
而对于寨子来说,也是如此。泥陶寨主出陶器,次出瓷器,而少产衣粮。
在平常,衣、粮再易得不过,陶器贵如银,瓷器贵如金。所以历来,泥陶寨好用陶器换丝绸,用瓷器换南珠,富裕不可一世。
可一到没有粮吃的时候,金银陶瓷可不能糊口。
赖虎可能是好吃懒做,所以饿怕了。当寨主的第一年,就驱走了许多卖丝绸南珠的行商,留下北面的果脯,南面的鱼干,还有许多中原的五谷杂粮。
此举惹得几个大户极为不满,可到了第二年,竟整年没有贩粮的行商,左右的寨子饿死了不少人,泥陶寨却一点儿事儿也没有。
这就是大先知划分十二部,南天部六族为争部族长之位,彼此攻伐。战事方起,行商的数量就减了一半儿。
仙人打架对凡人的影响不小,但也不大,因为仙人不会跟凡人抢粮食。但是仙人打久了,商路被封,粮食周转不灵,问题就大了。
当年,赖虎见行商数量锐减,尤其粮食几乎没有,可陶器即出,总不能放着不用?生怕有人与自己抢吃的,就置换了许多兵器。
又从四个大户抽了劳力,去捕猎、打野果。把几十年攒下的,不劳而获的本事都用上了,使这一寨子人在饥馑中保全。寨中的老人都说,赖虎欠这一寨的吃食,算是还上了。
但还没松口气,凡间的战事就跟着起了。所谓战事,就是抢粮。
你的寨子有粮,我的没有,我要匀一些过来。或着两个寨子中间有片野果林子,可这些野果,又不够养活两个寨子的,就会引起争执。
南疆民风彪悍,每到粮食不足的时候,都会这样。一万的人,却只有五千人的吃食,那能怎么办?打仗,打死五千人,吃的就够了。
所以饥馑之后是刀兵。
赖虎换的兵器就有了用处。这样的年月,有吃的没兵器就如鱼肉,任人宰割。有兵器没粮食就如流鼠,危害一方。
泥陶寨人数三千,是个大寨,有兵有粮,轻易也没有谁敢来犯,但也少不了几番拼杀,减损了几百个人。赖虎算有先见之明,成了寨里的主心骨。
但真正的灾难,是刀兵之后的瘟疫。
如果说仙人交兵,限制了大半的商路,那凡人交兵,就断绝了商路。匪盗横生,有人劫粮,谁敢行商?
一场饥馑过去,体弱的先一步去了,一场刀兵过去,体壮的又没了不知多少。
有亲人的,有人收埋火化,没亲人的暴尸荒野,豺狼虎豹吃不尽,便发瘟疫。
赖虎的无赖劲儿也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