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编缀、上漆、水磨、镶嵌里衬外层更加是jing细活计。毕竟现在还不是隋唐时代,技术和工艺还是有限的。
审配对袁熙说道:“札甲造作简易。而鱼鳞甲造作就繁琐费力了。库房里有几件新近打造出来的上品铠甲,公子要不要去瞧瞧?”
袁熙来了兴趣,跟审配来到库房。工头取出几件制作jing良的铠甲,分别介绍到:“这是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
袁熙对“明光铠”“两当铠”特备感兴趣。“明光铠”是这个时代地名甲,从前在洛阳看大将军何进披过。其实“明光铠”是一般鱼鳞甲的jing致版。
不仅工艺做工更加jing湛,褪裙、护颈、护膊一应俱全,还在前胸后背安上明亮亮的“护心镜。”也因此得“明光”这个称号。
记得太宗皇帝李世民打天下时,手下就有一只玄甲精骑,不知道是不是类似这种铠。
“公子喜欢的话,可向袁公讨要一两件,大将上阵良驹、利刃、坚甲皆不可少的。”审配笑着说道。
袁熙道了声谢。但他只是对明光甲感兴趣而已,要是在还未普及的情况下披上阵去,那么明显地目标当真是众矢之的。
而“两当铠”是以后骑兵的制式铠甲,只是这时生产工艺还达不到大量生产的水平。“两当铠”配上“具装铠”就是标准的重骑兵了。经过一番查看,袁熙果然发现几套“具装铠”。他想到“马甲”一词,不禁轻笑了出来。
“公子为何发笑?”审配问道,“难道是此具装铠有问题?”
“那倒没有,我只是想问这具装,多少时ri可打造出一件?”
工头很是骄傲地禀报道:公子,不是在下吹嘘,放眼整个大汉。此时能产具装铠地只有咱们冀州了。不过现今能打造具装铠的工匠不多,每月能产两三具吧。”
现在技术还不成熟,到了南北朝时代才开始成熟普及更有了重甲骑兵,比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狒狸骑兵。
闻言,袁熙失望地暗中摇头,本来还想整一批具装铠回去,装备一支重骑兵。但看这库府里的存储,不过几十件,即便全部装备了也形不成战力。
“让那些工匠传授出造作具装的工艺,再给他们以重赏,激励他们赶造具装。”袁熙指着具装吩咐道。
工头点头答应,审配则问道:“这具打造起来装费时费力。难道公子认为它能在沙场上出奇制胜?”
袁熙点点头。接着说道,“正南先生不懂战事可能不知,如能建起一支几千骑的甲骑具装,那放眼天下,已无战阵能阻挡我军。”
太武帝拓跋焘和太宗皇帝李世民,就是凭借如此,横行天下无人能出其右的。
审配半信半疑。不过也吩咐那个工头按袁熙说的做。其实袁熙要求实在过高,此时不像具装铠工艺成熟地南北朝时期,那时的骑兵大都是重甲骑兵。而历史上官渡之战时,袁绍上万骑兵,也仅有三百多件马甲。
“我军兵甲齐备,再一月多就要讨伐公孙瓒了吧,公子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审配说道。
“呈正南先生贵言,希望一切顺利吧。”袁熙拱手说道,他看着库府里那些“凶器”,意识到,新一轮兼并征伐即将掀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