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羡一个人叛变还不用说,他还带着周边三个郡一起叛变!这一下子刘表慌了,这就相当于大半个荆州都不在刘表手中了,你说刘表能不慌吗?
荆州七郡
你不要觉得荆州很大,当时荆州有7个郡,才这么点叛乱慌什么,因为当时南阳郡基本在曹操那里,而江夏呢,又要防备江东,所以刘表当时事实上,能动用的的只有5个郡。所以张羡一造反,刘表手底下4个郡全反了,相当于说半个荆州都不在刘表手中了。
叛乱的四个郡分别是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这个可以在书中找到记载
“(张羡)先作零陵、桂阳长,甚得江、湘间心。”
这么大的一场叛乱,刘表自己都焦头烂额了,哪还管得了你袁绍和曹操的事,所以这压根就不是刘表太软弱了。
只是刘表压根就腾不出来手,要是没有这次叛变的话,想必曹操的日子肯定不还会好过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张羡会在这个时候反,我觉得张羡造反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张羡手下的谋臣恒阶的推波助澜,二是刘表自己的原因。
1、张羡手下的谋臣恒阶的推波助澜
最开始刘表是答应了袁绍,一起夹击曹操的。结果张羡的手下恒阶来劝张羡,不要跟着刘表了,官渡之战别看曹操是弱势的一方,但是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
而袁绍呢,这个人自以为是,并且颇有反心,所以投降曹操是比较靠谱的,张羡就听了恒阶的鬼话连篇,举兵来抵抗刘表,不过这里边也有曹操的影子。
恒阶又是谁呢?原来这人是以前孙坚的推荐做的孝廉,这就难怪了,估计是为了给孙坚报仇吧。想不到在关键时候之前忽略的一个小人物出来给了刘表一刀!
“举长沙及旁三郡以拒表,遣使诣太祖。”
2、刘表自命清高
刘表自认为是汉室宗亲,平常交往的也都是些名门望族,所以身旁用的人基本都是大家族的嗯,比如蒯良、蒯越、蔡瑁、张允等人。
但是也正因为这个坏习惯,有很多有真本事的人被埋没了,比如说黄忠、魏延、文聘等。其实张羡也是,这类不受待见的人。
刘表
这也是有记载的:
“表薄其为人,不甚礼也。羡由是怀恨,遂叛表焉。”
那有很多人就会说了,刘表为什么不把这些不受待见的人换掉呢?那其实是刘表自己大意了,因为他这个荆州得到得太过轻松,用了很多取巧的办法,所以荆州看似强大,实际根基并不牢靠!
还记得当初刘表斗志昂扬,单骑入荆州,身旁无一兵一卒,那个时候的荆州正面临袁术的威胁,自己手里又没有兵马,所以只有选用投机取巧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