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她把手里的杨梅核随手扔掉,然后用两只手掌拄着可爱的小脸蛋儿,开始看起外面的风景来。
……
在他们的马车外头,赵金锭买了一篓肥大的鳝鱼拎在手上,准备晚上让他们雇来的本地名厨,做一道此地的名菜“响油鳝糊”给统帅吃。
在这之后一家人谈谈说说,笑语不断的一路游览过来,这才终于到了位于城东南的泰山商社。
沈墨没进商社,却先到了码头。这一回,他终于还是看到了自己苦心经营数月有余的泰山商社,在大宋境内运营的情景!
……
只见这片码头是刚刚修建好的,一片干干净净的青石垒砌而成的台阶,直接伸进了河水之中。
在台阶上面的尽头是商社办公的门面,还有供自己员工休息的房舍院落。在四面高墙围绕之下,是几排簇新的货物库房。
在码头下面的河水中,一排排船只停靠得井然有序,有四艘船正在港口的泊位上卸货。
在他们停靠的锚地上,安装着几个铁木复合的巨大支架,上面用滑轮组作为起重吊装的设备,正在忙碌的运转着。
这些东西原本就是沈墨设计制造的,所以他向下一看,就知道这些正在卸船的货物里有通州的商品,也有本地商人的货物。
一般来讲,所有通州商品为了保证沿途运输的安全和便利,都是用统一规格的木质集装箱装运。虽然集装箱的体格比较后世的钢板集装箱要小了很多,只是比一个大衣柜大得有限。
但是从船上卸下来之后,这样的箱子正好可以放运到马车上运输,而且不会让商品破损和丢失。
这样的集装箱在装卸方面也是极端便利,所以基本上通州的远途运输,现在都采用这样的装运方式。
而另一面的两艘船,正卸下来是用麻布网兜起来的麻袋。这样的包装吊运的时候虽然也不复杂,但却是比集装箱差的多了。所以沈墨一看知道,这是本地商人短途运输的货品。
……
在沈墨的注视下,只见码头上的商社工作人员行动之间井然有序,所有的操作都是按照规程进行的。
而在他们飞快地装卸之下,一艘一艘商船不断的在码头上就位。卸掉货物之后马上又给后面的船腾出位置,装卸的效率非常高。
就在沈墨驻足观看的时候,在他边上还有不少人站在这里看热闹,显然这副奇景让他们也感到很爱新奇。
估计这些人也是头一次看到,用滑轮组能把沉重的货物轻飘飘提起来。所以才会一边看一边不住的赞叹。
而那些常熟本地人显然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他们看到这群外地人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脸上的笑容明显是在笑话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