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能直观地见识到彼此的真正实力,双方都不会轻易地签下合约。
沈律去参观殷怜的工坊的时候,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巧妙之处——殷怜带他参观的不是一家工坊,而是完全不同的五家工坊,规模基本上都不大,而且地理位置也分得很开。这五家工坊分别生产着人力车的不同部件,每个部件都蕴含着一项关键技术。更绝的是,一个工坊也就只有几个工人,每个工人还负责着同一个部件的不同工序。
每日会有人负责把生产好的各种部件运送到指定的仓库,然后由技术工人进行相应的质检和组装。
这么复杂的流程,几乎断绝了依靠收买工人从作坊窃取人力车技术的可能性。
就算沈律如今大致了解了工坊的所在和制造的流程,如果他想要在殷怜这里窃取人力车技术,除非把所有工人都全部挖走,否则基本上不可能获得完善的技术。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殷怜也使用了一些机械,导致许多工人制造零件的时候,未必就能理解其中的工序和原理。
这个过程之中,最麻烦的其实应该是质量控制。因为工序脱离得越严重,质量检测就会越麻烦。所以殷怜巧妙地设计了多个质检关卡,通过大量工具,磨具和测试机械的使用,确保了每一道工序之后,都能用快速有效地方式检测零件的质量和规格。
沈律参观了一下检测的过程,就知道这些工序设计背后,一定有一位很有能力,对于机械技术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善于灵活利用的设计师。
他肯定不会觉得这个人是殷怜,但也不妨碍他意识到,这位整个流程的设计者才是整个生意的核心人物,就是不知道他和曾尔雅是雇佣关系还是合作关系。
对应地,殷怜也去参观了沈律的货栈,了解了他的供货网络。虽然沈律大致向殷怜展示了一下自己的货运网络,但是光是用语言表示肯定是没有说服力的。殷怜还是去参观了一下实际的货物往来。
沈律的生意做得比她听说来的还要更大一些。京城七大货栈,沈律并不属于其中之一,但是他的货栈规模还要胜过这七大货栈。不同的是,人家做货栈,做的就真的是货栈。而他的货栈,做的是联通南北的货运生意。
殷怜看着来自天南海北的货物经由他手下的货栈来来往往,从货物的种类和产地上判断出了沈律的生意所涉及的范围和规模,确认了他确实能够做到他口中的承诺。不过即使如此,她还是没有中断参观。
参观的过程之中,她突然若有所思地说道:“我突然意识到,不需要转卖给其它货栈,光是你手下的这些生意,就可以消化掉许多的货车吧?”
沈律说道:“确实如此。但是这跟我们的合作没有矛盾冲突吧?”
殷怜却说道:“如果你把所有货车都拿来自用,并不将之推向市场,而是变相用来挤压其它货栈的生意,扩大自己的货运生意,那就完全不同了。”
沈律的笑容顿时僵了一下,似乎没有预料到殷怜这么敏锐,但还是说道:“我不否认我会优先将之用于自己的货运生意。但是只要我使用了这些人力货车,别人自然也会看到,而一旦察觉它的用途,即使我不刻意去推广,也会有人试图购买。”
“我是做南北货物生意的,这人力货车也是一种货物,我不至于因为自己用得上,就直接将之垄断。不过有一点你说得没错,人力货车的推广力度,终究取决于你能够提供的产量。我定然会优先自己的需求。不过我想你对这件事也多少有预料到,否则不会提出那样的条件。”
殷怜说道:“放心,我会提供充足的产量。”
她真的说到做到。
合同签订的第一个月,殷怜就毫无为难地交出了沈律需要的五百辆人力货车,分明就沈律看来,以她工坊的规模,如果没有扩大的话,是很难提供这个量的人力货车的。
不过紧接着殷怜就扩大了工坊规模。
第二个月,沈律加大了订购量,殷怜这边的生产进度明显有些吃紧,到最后一天才交齐所有货车。但是之后的时候,工坊明显就算是上了轨道,殷怜交货越来越轻松,而且也开始接起了别家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