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战后发展(十)

作者:划水摸鱼睡懒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具体产量他没说,限制流水线产量的从来都只有市场需求和原料供给。

“开始生产m型乘用车,既然他搞关税壁垒,那我就搞低价倾销,恶心死他。”刘一鸣拍板决定。

m型就是宝马乘用车的改进款,因为南华讲究标准化以方便生产和维护,所以改进款最大的改进是减少零件数量,大量采取冲压件,简化地盘等。

比如外壳,大框架零件,全是一体冲压成型,然后上个螺丝就可以了,为此南华制造了千吨级大型冲压机床,并且开始量产。

“这是小事,问题不大,还有几点,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你们记一下。”刘一鸣拿出小本本,开始讲解自己的政策。

“第一,农业农村机械化,这个事情首当其冲,农业部,工业部,商业部,建设兵团,联合组成农业机械委员会,负责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其他不管,争取在三年内做到水稻种植面积两千万公顷,保证粮食产量足够国内正常使用。”

南华的水稻种植并不集中,一个村粗放的种三五千亩,产量一般;建设兵团种植的多一些,施肥得当,亩产在三百公斤左右。

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在一千万公顷左右,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作物,二百二十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南华,粮食作物(包括各类瓜果)种植面积不过一千五百万公顷。

口粮能保证,加上渔业和畜牧业,生活也还可以,但是发展工业就不够了。于是过去几年,南华的最大宗进口货物由机器变成了粮食和肉类。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样的话,经济作物种植的计划就会慢很多。”农业部长高兴的说道。

在他看来,现在粮食种植面积真的是太少了,根本不足以抵御大灾大难,但是整个国家计划需要,只能发展发展渔业,在用大米换点儿小麦,勉强维持生活。

“没事,慢慢来,不着急。”刘一鸣点了点头。

橡胶股最巅峰的时候,都是一群皮包公司在运作,到时候注册几个大橡胶林去四大金融中心上市。

(伦敦,纽约,巴黎,上海)

“这些事都是慢慢来的,现在是最重要的,美国人不会为了几块钱这么做,一定是对咱们有想法了,我们得拉拢其他人了。”刘一鸣跟着说道,

“外交部,农业部,商业部选派人手,组成两支队伍,一支负责去英国,商议商业合作和农产品进口的问题,肉类,粮食,饲料,经济作物等等。

另一支去die清,第一是他们开边了,东北开发,我们得插上一手,不用具体,参与投资,建立农垦公司,或者放贷都行,

第二是商讨整合丝织业,桐油,猪鬓等几个产业,我们保证以今年平均价格为最低收购价,我们做渠道商,但是一切生产要符合我们的规矩。

他们不同意的话可以用技术换,步枪生产线,机枪生产线,全套钢铁设备,火炮生产技术,都可以。”以防万一,刘一鸣准备将die清拉上战车,两个国家,文化同源,南华的重要性会大大提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