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200米?

作者:竹林大熊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还有就是原来上海田径队体育科学所的副所长,也成为了刘宇翔后勤保障组的组长,主要从营养和身体的生理生化方面提供支持。比如,定期给刘宇翔测试生理生化方面的指标,请中医搭脉,来判断他的身体状况,然后进行适当的补充或消耗。

而且还有专门的三人小组从运动医学方面为刘宇翔和孙平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并在相应的软件上和国家体科所形成共享,为二人更好的了解分析刘宇翔的表现提供支持。

这还只是主要人员,有一些跑腿儿的人员没有算进去。

可以看得出来,所谓刘之队的建立并不简单,消耗相当之大,刘宇翔当初一个人消耗的人力和资源就相当于普通运动员的几十倍。

因此当初做出这个决定也是绝对不容易的,所以才拖到2006年。

但是现在的苏风和刘宇翔实在是太火了,苏风直接力压白种人率先突破十秒大关,而刘宇翔也直接破了世界纪录夺冠。

现在国内,没有任何明星的热度能够超过两人。

到两人现在回国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总局接到的商业邀请就超过了百份,其中包括了世界五百强或者国内超大型的央企。

可以说,现在任何企业,只要是商业的,就没有不想和两人沾边儿的。

在这种情况下,总局领导通过商谈,直接拍板,组建苏之队和刘之队。

刘宇翔那边,原本2006年4月成立的上海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立刻开始筹建,负责刘之队的建立。这主要是由于刘宇翔是属于上海体育局的人,由于地方和总局关系比较复杂。一方面,地方体育局在行政上都是隶属于国家体育局。

另一方面,地方体育局也需要成绩,而且其财政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支持,因此总局也不能直接抢人。毕竟光靠总局,是无法培养如此多的运动员的。

至于苏风就好说了,本身就属于京城户籍,直接归属于总局管理,半个月内就可以配全所有的人员配置。

这次的会议,单纯的训练问题并没有聊多少,毕竟有主管教练在。

主要讨论就是关于苏之队和刘之队的人员问题了,这不光是为了两名运动员能更好的训练,也是为运动员商业化运作提供一个榜样。

田管中心,无论是哪一级,大部分的资金都来自于各级财政,如果能实现自主的商业运营,对各级单位领导来说,这都是一大政绩,对国家来说,也可以减轻一部分负担。

最终,何军和孙平,来的时候是带着一个文件夹来的,上面是记录的苏风和刘宇翔的训练安排。

走的时候,何军和孙平,除了文件夹,一人还提溜着一袋儿合同,这都是总局筛选出的条件最好的合同,需要两人和两名运动员商量着做出最后的决定。

……

“200米?教练,我觉着没有问题,你不用为我的身体担心。”

在田管中心的运动员公寓,苏风看着何军说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