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灾难中的堡垒

作者:竹林大熊猫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经过部队的测试,又从四川省建筑局拿到了详细的施工资料之后,救援指挥部确定了这一百所希望小学应该没有问题。

质量过硬,而且是同一标准建设的,从设计到建设又是同一个团队。

因此这些学校第一时间被选定为安置灾民中重伤员的地方。

一个个全国各地赶到的医疗小组,纷纷入驻各个学校,把许多教室都改成了临时的手术病房,直接开始了手术。

而剩余的教室和操场,则成了救援物资和指挥部的集合点。

不是不想用这些地方安置灾民,实在是地方不够用。

总指挥部不可能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地方进行具体的指导,因此又成立了几十个下级的指挥单位,而这些学校就成了稳固的指挥大后方。

物资的囤积,人员的调动,一个个的命令都从这里被发出。

“那就好,我知道了蒋姐。”

苏风挂了电话,自己的这些学校总算是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不说出自己知道要发生地震的情况下,这已经是苏风能做到的极限了。

毕竟他的资金有限,也不可能把汶川所有的房屋都改成能抗八级地震的,这连国家都做不到。

不过他根据前世对于汶川地震的了解,还是做到了自己限度之内能做的极限。

前世的汶川地震,在解放军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等巨大风险打通了生命通道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还不是物资,虽然也是缺少,但却不是最主要的。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没有一个安全的地点。

一是进行手术,本地的医院自己都墙体开裂,根本无法安全的做手术。

二则是连下放的指挥中心都没有地方安置,指挥中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个几十人的小组。

需要各种电脑和通讯设备,还要有自己独立的发电设备。

这些都需要一个稳定的场所。

尤其是地震之后由于地壳的强烈挤压,相撞,或者分离,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发加强,气流上升,对流运动显著提升,再加上分针使空气中杂志变多,这些因素加起来,就会形成地震之后除余震外最重要的次生灾害之一,暴雨。

当初的暴雨给救援行动带来的影响十分巨大,有的指挥中心甚至进行了多次迁移,损坏的电脑设备无所谓,但是对救灾造成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