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老天看不惯没能力的人这般消耗景肇八年来的心血,景庆帝——景勋,在位七年便因病驾崩。
这次,皇位落在了景庆帝唯一,且只有八岁的儿子——景长龄头上。
自古有道君弱臣强,国必危亡!
只有八岁的景长龄登基,号景昌,为昌盛之意!
可事与愿违,八岁的弱小帝王怎能治理一个国家?
更别说外戚当道,独霸朝权!
在这种局面下,又何来的昌盛一说?
接下来的六年时间,景肇建立的所有基业被一点点败光,太后娘家——曹家一手遮天,烧杀抢夺无恶不作,朝野再次动荡,忠臣纷纷被冤,流放,惨死……
好在老天有眼,这种苦日子没维持太久。
景昌六年,年仅十四岁的景昌帝也突然驾崩,曹家内乱。
于是,感念景肇的一众大臣私下商量怎么解决这事。
这时,有二心的不敢妄动!
没想法的忠臣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反正他们不能做事不理,任由曹家得势!
最后,在一众忠义大臣的商谈下,决定由远在边关,并手握大昭大半兵权的简临继位!
因为简临曾是景肇的亲信,又掌管大昭兵权,还是个有手腕有能力,且心怀百姓的人,由他继位最合适不过,就是曹家也不敢说什么!
于是,远在边关的简临,就这么被连哄带骗回了京,且在这危机关头被迫登基为皇。
纵使简临从来没有这个想法,可时局动荡,他不得不为百姓考虑,也不得不顾念景肇一生的心血,只好便被赶鸭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