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污染问题(上)

作者:小桥老树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祝焱钓鱼去了,他刚才打电话回来,说你要来,我给你备了鱼杆。”

侯卫东将两瓶酒放在院子里的石桌子上,跟着祝老爷子到西屋拿了准备好的鱼杆。

祝老爷子道:“这辈子最高兴的事就是祝梅耳朵治好了,若是治不好,我进坟墓都闭不上眼睛。那个李晶是好人啊,祝梅挺喜欢她,又跟着她出国了。”

与初识祝老爷子相比,祝老爷子明显衰老了,脸上皮肤干巴,皱纹即深又长,眼袋也突出,说话也没有省计委老领导的味道,变成了纯粹的老人。

侯卫东不愿意多谈李晶之事,他接过鱼杆,道:“老爷子,你不去钓鱼?”

祝老爷子道:“这一段时间眼睛不行,看不清浮子,到医院检查,说是白内障,我准备去做手术。做了手术,看得清浮子,我再去钓鱼。假如能再钓十年,这辈子就没有什么遗憾了。”他从省计委退休以来,就住在南郊小院。他和普通村民不同,普通村民面对着菜地是为了生存,他面对菜地是为了消遣,他天天种**小菜,到河边钓鱼,日子过得舒服自在。

在大黄狗的带领之下,侯卫东在河边找到了祝焱,祝焱一个人坐在河边,身边并没有秘书和司机。

“祝书记,怎么一个人?”

“今天回家就是想清清静静,何必带着秘书和司机。”

祝焱搬了一张小板凳坐在河边,戴了一**草帽,从背影看,就如多年前的祝老爷子。只是看到正面,其堂堂相貌就是一位手握实权正厅级干部应有的相貌,一句话总结,叫做不怒而自威。这种神情出自内在,很难伪装。

在社会上,经常有骗子冒充高官行骗,受骗之人多半在体制之外,他们不熟悉官场脸的细微表情。侯卫东这种在体制内工作了十来年的人,通过相貌、表情和不超过十句话,就基本能够判断来人是否在体制内以及在体制内的大体地位。

“祝书记,你钓了几条?”

祝焱指了指身边的鱼蒌,道:“今天还不错,有七八条土鲫鱼。”

侯卫东看了清凉的河水,道:“岭西市政府对保护周边河道功不可没,这条围绕着城市的小河,居然一直没有被污染。”

祝焱笑了起来,道:“卫东,你是想劝我治理金矿污染。谢谢你,对茂云这样关心。”

侯卫东详细谈了与段穿林的对话。

祝焱并没有马上谈起此事,而是回想起了当初,道:“当年用你这位跳票干部,柳明杨还挺有想法,现在事实证明,我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又道:“现在媒体历害,象段穿林这样有天线的人更是了不得。”

侯卫东客观地道:“段穿林这人挺正派,他是站在记者的角度在看问题,他只管事实,至于办事的艰苦,则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我知道,现在谁敢小瞧这些无冕之王。我给他父亲段衡山打了电话,希望通过他父亲这个渠道,给他做一做工作。”祝焱处于竞争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关键时期,心里特别在意此事,可是他尽量让自己显得胸有成竹。

侯卫东很清楚祝焱的处境,这也是他主动为其分忧的原因,直言道:“祝书记,茂云这两年在全省排名迅速提升,与东湘的金矿关系有不小的关系,可是如今金矿出现污染,在这个敏感时期,确实不宜将这事捅出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