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涛轻轻走了过去,对着中年人微笑着示了意,就站在旁边也注视着香炉。
只见整体造形端正浑厚,曲线流畅,釉面纯净柔和,成熟凝重、厚润,在香炉的转折处,露胎并呈现胎色,从这些特点来看,应该是元代龙泉窑的特点。
过了五六分钟,老人才回过来,这时,他才注意到站在旁边的孟子涛,开口问道:“小友是想要什么吗?”
孟子涛笑道:“蒋老您好,我是昨天跟您联系的孟子涛。”
老人名叫蒋卫文,他展颜一笑道:“是小孟啊,还真是一表人材。”
接着,他就为中年人和孟子涛介绍道:“小孟是郑安志的后辈。”
郑安志的名头一拿出来,中年人立马就热情起来:“我姓元,单名一个林字,不介意的话,你叫我老元就行了。”
孟子涛连忙客气了两句,问道:“不知道我在这里方不方便?”
中年人呵呵笑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我过来就是想让蒋老帮忙鉴定一下这件东西,并没有什么私密的事情。”
蒋卫文请孟子涛入了坐,说道:“小孟,你先看看这件东西。”
“呵呵,那我就不客气了。”
正当孟子涛上手鉴赏时,蒋卫文问元林道:“小元,你能否说说这件东西的来历?”
“没问题……”接下来,元林把香炉的来历说了一遍。
话说,三天前,元林去外地出差,朋友知道他的爱好,正好他知道有人有老东西想要转让,就想问蒋卫文想不想去。
元林二话不说,就跟着朋友去了一家旅店,见到了一位农民模样的老人。
双方熟悉了一些之后,老人就有些紧张地说,老家挖出了东西,想找个路子弄出去,这次带了个一般点的来探探路。
结巴地说着话,老人就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裹,打开了之后,里面装的就是这件香炉。
看着香炉,元林的眼睛都有些直了,他连忙上手观察,凭他眼力,这应该是真品,但让他有些琢磨不透的是,这件瓷器实在太新了,新的好像火气都没退掉似的,这让他觉得有些不靠谱。
思来想去,他脑子里想了几个可能,问道:“大爷,你能不能说说这件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你放心,我不打听具体的地址。”
老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是个地窖。”
元林一听这话,就放心了,问:“大爷,要多少钱,你说好了。”